当前位置: 首页>> 领导活动
 
胡锦涛会见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 就中瑞关系交谈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0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6月9日电(记者 陈鹤高)国家主席胡锦涛9日会见了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双方就进一步推动和发展中瑞关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会见前,卡尔十六世国王举行隆重仪式欢迎胡锦涛主席对瑞典进行国事访问。

胡锦涛抵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开始进行国事访问

    6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夫人刘永清乘专机抵达斯德哥尔摩,开始对瑞典进行国事访问。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国家主席胡锦涛8日抵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开始对瑞典进行国事访问。

    当地时间21时许,胡锦涛乘坐的专机降落在斯德哥尔摩阿兰达机场。胡锦涛和夫人刘永清在机场受到瑞典王子菲利普和外交大臣比尔特夫妇等的热情迎接。

    胡锦涛在机场发表书面讲话指出,中瑞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近年来,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贸合作成果丰硕,各领域交流合作日益广泛。中国高度重视发展同瑞典的关系,愿同瑞方一道努力,不断开创中瑞关系新局面。

综述:胡锦涛出访瑞典将推动中瑞关系迈上新台阶

    应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6月8日至10日对瑞典进行国事访问。胡锦涛此访是中瑞建交57年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瑞典,在中瑞双边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将推动中瑞关系迈上新台阶。

    访问期间,胡锦涛将与瑞典国王、议长、首相等领导人分别举行会见和会谈,共同规划中瑞关系今后发展方向,并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胡锦涛还将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出席“哥德堡”号仿古船从中国返航抵港仪式,并在瑞中贸易委员会举行的晚宴上发表重要演讲。访问期间,双方有关部门将签署环保等合作协议。

    背景资料:中国与瑞典关系回顾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记者 王龙琴)中国和瑞典分别处于欧亚大陆东西两端,虽相距遥远,但中瑞传统友好关系源远流长。200多年前,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哥德堡”号木质商船曾3次远涉重洋,访问中国,带回的中国瓷器、丝绸等物品风靡了整个瑞典。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瑞典积极支持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中瑞在各方面的友好合作得到发展。1996年11月,瑞典在上海开设总领馆。1997年4月,中国在瑞典的第二大城市哥德堡开设总领馆。1998年和2005年,瑞典政府还分别出台包括深化对华关系内容的“亚洲战略”和《瑞典亚洲政策》新文件。

    近年来,两国高层交往不断。2004年10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河内出席第五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会见了瑞典首相佩尔松。2006年7月,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夫妇时隔25年再次访华。此外,双方的部长级互访频繁。

    瑞典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之一,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和互利性很强。瑞典重视科技研发,并在电信、制药、金融服务等方面具有国际竞争优势。中国市场广大,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提升很快,对瑞典企业的吸引力不断增加。根据瑞典驻华大使馆提供的资料,到2006年7月,约有300家瑞典企业在中国开展了业务,总投资额超过28亿美元。一些中国企业也加大了在瑞典的投资力度,华为、中兴等通信企业还在瑞典建立了研发中心。

    近几年,中瑞双边贸易增长迅速。从2004年开始,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瑞典在亚洲的第一大市场,而瑞典则是中国在北欧最大的经济合作伙伴。2006年,两国贸易额达67.3亿美元。两国相互投资总额去年达到21亿美元。

    另外,中瑞两国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日益活跃。2005年2月,欧洲第一个“孔子学院”——“北欧斯德哥尔摩孔子学院”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成立。2006年7月,瑞典复制的仿古商船“哥德堡”号经过9个半月的艰苦航行,到达“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

    新中国成立后,瑞典于1950年5月9日与中国正式建交,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建交后,瑞典曾长期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合法地位,并积极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

 
 
 相关链接
· 胡锦涛抵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开始进行国事访问
· 胡锦涛主席在德国海利根达姆会见加拿大总理哈珀
· 胡锦涛主席在德国海利根达姆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
· 胡锦涛主席在德国海利根达姆会见日本首相安倍
· 胡锦涛主席在德国海利根达姆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