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领导活动
 
胡锦涛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1月14日   来源:新华社

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举行
胡锦涛出席第一阶段会议并就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专题作引导性发言

    新华社新加坡11月14日电(记者陈鹤高 刘东凯 黄兴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4日在新加坡召开,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当天举行的第一阶段会议并就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专题作引导性发言。他强调,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稳定,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加快进程并取得成功,有利于提升国际贸易开放水平、抑制贸易保护主义、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对所有成员特别是发展中成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至关重要,符合各方共同利益。

    “花园城市”新加坡,繁花似锦,绿树成荫。本次会议在新加坡总统府举行。13时30分许,东道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宣布会议开始。今年会议的主题是“促进持续增长,密切区域联系”,主要讨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亚太经合组织未来发展等议题。

    在第一阶段会议上,与会成员领导人重点围绕如何“密切区域联系”交换意见。胡锦涛就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专题作引导性发言。

    胡锦涛指出,近来,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为了进一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全面恢复增长,我们反对保护主义的决心不能动摇、行动不能松懈。我们应该履行已经作出的承诺,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警惕和纠正形形色色的隐性保护主义行为,减少和消除贸易壁垒,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摩擦,为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和长远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胡锦涛指出,中国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坚定支持者,始终致力于建立公平、合理、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一直以建设性姿态参与多哈回合谈判。我们愿同各方一道努力,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在锁定已有成果、尊重多哈授权的基础上,抓紧解决遗留问题,早日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实现发展回合目标。

    胡锦涛强调,经过20年的发展,亚太经合组织自身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为充分发挥职能和作用、保持活力和动力、提升地位和影响,我们认为,亚太经合组织应该与时俱进、顺应形势,不断改革完善,提升合作效率。胡锦涛就此提出3点建议。第一,突出特色,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亚太经合组织是本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倡导者和开拓者,应该坚持不懈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提高各成员经济发展水平。中国支持将发达成员如期实现茂物目标作为亚太经合组织近期工作重点,稳步加以推进。第二,加大投入,推动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更大成果。经济技术合作是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保证,也是缩小成员间发展差距、实现共同繁荣的必要手段。我们应该加大经济技术合作投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合作的新方式,切实帮助发展中成员开展能力建设,扩大技术转让,提高经济技术合作水平。中国政府将拨款1000万美元设立中国亚太经合组织合作基金,用于鼓励和支持中国相关部门和企业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经济技术合作。第三,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机制生机活力。当前形势下,亚太经合组织应该主动适应新情况、积极应对新挑战,继续稳步推进自身改革和机制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合作效能,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一阶段会议结束后,胡锦涛出席了各成员领导人同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咨询理事会代表对话会。各成员领导人分组同工商咨询理事会代表进行对话,就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推进投资便利化、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谈判、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问题交换看法。

    当天中午,胡锦涛出席了李显龙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领导人举行的欢迎午宴。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这一组织最高级别的会议。从1993年开始,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每年召开一次,由各成员轮流举办。 

    成果解读:APEC历次峰会举办地、主要议题和成果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4日在新加坡举行。本次会议的议题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亚太经合组织未来发展等问题。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最高级别的会议,迄今已举行了十六次。以下是历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办地、主要议题和成果:

    第一次:1993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举行。议题是21世纪亚太地区经济展望、促进亚太经合组织内部和区域间合作以及有关机制和手段等,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经济展望声明》。

    第二次:1994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亚茂物举行。议题是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表问题,通过了《茂物宣言》。

    第三次:1995年11月在日本大阪举行。议题是关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之间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开展经济技术合作,通过了《大阪宣言》和《大阪行动议程》。

    第四次:1996年11月在菲律宾苏比克举行。议题是落实根据亚太经合组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时间表所制定的单边行动计划和集体行动计划,讨论加强成员间的经济技术合作问题,通过了《马尼拉行动计划》和《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从憧憬到行动》,批准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技术合作原则框架宣言》。

    第五次:1997年11月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议题是贸易投资自由化、经济技术合作以及东南亚发生的金融危机等,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将亚太经合组织大家庭联合起来》。

    第六次:1998年11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议题是克服亚洲金融危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加强经济和科技合作等,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加强增长的基础》,通过了《走向21世纪的亚太经合组织科技产业合作议程》和《吉隆坡技能开发行动计划》等文件。

    第七次:1999年9月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议题是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进程的执行情况、推进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亚太经合组织未来走向等,会议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奥克兰挑战》,批准了《亚太经合组织加强竞争和法规改革的原则》和《妇女融入亚太经合组织框架》等文件。

    第八次:2000年11月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举行。议题是经济全球化、新经济、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次区域合作、亚太经合组织合作现状及其前景等,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造福社会》和《新经济行动议程》。

    第九次:2001年10月在中国上海举行。议题是全球及地区宏观经济形势、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和APEC未来发展方向等,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上海共识》和《数字亚太经合组织战略》等文件,并发表了《反恐声明》。

    第十次:2002年10月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举行。议题是反恐、支持多哈回合谈判、促进经济增长、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等议题,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等文件。

    第十一次:2003年10月在泰国曼谷举行。议题是国际和地区形势、推动多哈回合谈判、促进贸易投资、推动亚太经济增长、反恐合作、亚太经合组织改革等,通过了《领导人宣言》。

    第十二次:2004年11月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

    议题是多边贸易体制、地区贸易安排、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可持续发展、人类安全、反恐和反腐败等,通过了《圣地亚哥宣言》。

    第十三次:2005年11月在韩国釜山举行。议题是支持多哈回合谈判、区域内贸易协定及自由贸易协定、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反恐合作、防控禽流感、亚太经合组织改革等,通过了《釜山宣言》等文件。

    第十四次:2006年11月在越南河内举行。议题是支持多哈回合谈判、实现茂物目标、区域贸易安排、经济技术合作、亚太经合组织改革等,通过了旨在实现茂物目标的《河内行动计划》。与会领导人还签署了《河内宣言》。

    第十五次:2007年9月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议题是气候变化和清洁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支持多哈回合谈判、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等,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关于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清洁发展的宣言》。

    第十六次:2008年11月在秘鲁利马举行。议题是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地区经济一体化、推动多哈回合谈判、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等,发表了《利马宣言》和关于全球经济的声明。

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演讲

    11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新加坡出席2009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坚定合作信心 振兴世界经济》的重要演讲。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国家主席胡锦涛13日在新加坡出席2009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重要演讲。胡锦涛指出,从世界经济长远发展考虑,应该从多方入手,积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解决世界经济中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化危机为契机,为世界经济全面恢复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工商领导人峰会在新达会展中心举行,会场内座无虚席。14时30分许,胡锦涛在峰会主席张雪倩、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咨询理事会主席邓腾达陪同下步入会议大厅,与会代表全体起立,热烈鼓掌。胡锦涛在主席台就座后,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向与会者介绍胡锦涛并邀请胡锦涛发表主旨演讲。 >>详细

坚定合作信心 振兴世界经济
——在2009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

(2009年11月13日,新加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尊敬的主席女士,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非常高兴同亚太工商界朋友们相聚在新加坡,围绕“重建世界经济:危机和机遇”的主题交换看法。

    当前,世界经济出现企稳回升的积极迹象。这是国际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应对的结果,有助于各方进一步提振信心、深化合作。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世界经济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国际金融体系存在重大缺陷等突出问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形势好转的基础并不牢固,国际经济体系的内在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推动世界经济全面恢复增长还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详细

胡锦涛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演讲引起热烈反响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3日在新加坡举行的2009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坚定合作信心 振兴世界经济》的重要演讲,与会者反响热烈,认为演讲传递了“信心和希望”。 >>详细

生动的一页——记胡锦涛主席在新加坡的参观活动

    11月13日,正在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夫人刘永清来到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参观。这是胡锦涛主席在学校图书馆同师生们亲切交谈,殷切希望两国青少年为促进中新友好交流作出贡献。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1月13日上午,正在对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先后参观南洋女子中学、樟宜供水回收厂。难忘的一幕幕场景,汇成中新两国人民友好的生动一页。>>详细

胡锦涛12日在新加坡会见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

    国家主席胡锦涛12日在新加坡会见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

    胡锦涛高度评价吴作栋为推动中新关系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指出当前中新关系发展势头强劲,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拓展。双方发挥各自优势,不断开拓创新,实现互利双赢。从苏州工业园区项目到天津生态城,无论是合作理念还是合作模式都是首创,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双方高度重视人才交流。人才培训项目的影响超越了人才培训的范畴,为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中新友好社会基础十分牢固。两国互为入境旅游客源国和出境旅游目的地国,人员往来、留学生和青少年交流日益扩大,为中新关系发展打下牢固社会基础。明年是中新建交20周年,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回顾两国关系发展历程,总结成功经验,继往开来,把中新友好合作推上新台阶。 详细>>>>

胡锦涛会见李显龙就中新关系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国家主席胡锦涛12日在新加坡会见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就中新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胡锦涛指出,当前中新关系发展很好,已形成政治上高度互信、经济上互利双赢、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的局面。两国高层保持密切交往,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经常交换看法。两国共同确立的高技术、中国企业“走出去”、新加坡参与中国地方发展、人才培训4个重点领域合作有效推进,经贸、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着密切沟通和协调。双边经贸合作成果显著,两国互为对方重要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达到524亿美元。  详细>>>>

胡锦涛11日在新加坡会见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

    国家主席胡锦涛11日在新加坡会见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

  在谈到中新关系时,胡锦涛表示,当前中新关系发展势头很好,基础深厚,合作顺畅,前景广阔。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天津生态城项目进展顺利。中新自由贸易协定有效实施,标志着双边经贸合作进入了更为密切、成熟的新阶段。中新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胡锦涛积极评价李光耀为两国关系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详细>>>>

 
 
 相关链接
· 胡锦涛14日在新加坡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
· 胡锦涛14日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
· 生动的一页——记胡锦涛主席在新加坡的参观活动
· 胡锦涛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演讲引起热烈反响
· 胡锦涛会见智利总统并就发展双边关系达成共识
· 胡锦涛出席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重要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