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概况
 
农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06月06日   来源:统计局网站

农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仅有全球7%的耕地,却有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要吃饭。因此,中国农业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的份量。国外曾经有人担心 “谁来养活中国”?中国领导人和农业专家回答说:“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

  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是从1978年农村改革以后开始的。20多年来,中国农村改革在集体所有制的框架下,以市场为导向,大胆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探索了集体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实现形式。改革给农民带来实惠,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快速增长和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使中国农业取得显著成就。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尽管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但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996年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增加值五年合计为7129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3.5%,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连年获得较好收成。粮食产量1998年达到51230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1999年至2001年,在遭受严重干旱和调减播种面积的情况下,仍高于1991年至1995年的平均水平。2002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219万公顷,但每公顷单产增长132公斤,全国粮食产量达到45706万吨。现在,中国粮食、棉花、油菜籽、烟叶、肉类、蛋类、水产品、蔬菜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随着生产发展,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也明显提高。2002年,粮食人均占有量为357公斤,猪牛羊肉、牛奶和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分别为40.8公斤、10.2公斤和35.6公斤,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目前,中国大多数农产品已由供给长期短缺向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转变。

     农业与农村经济三十年辉煌成就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取消农业税   农业的发展历程

     乡镇企业   科技对农业的贡献   提高国际竞争力

     全国重点水利工程    千秋伟业——三峡工程

|<<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