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概况
 
邮电通信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06月06日   来源:统计局网站

    2006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321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29亿元,增长16.9%;电信业务总量14592亿元,增长26.1%。全年新增局用交换机3067万门,总容量达到5.0亿门。新增固定电话用户1737万户,年末达到36781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5139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1642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6768万户,年末达到46108万户。年末全国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8288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8505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63部/百人。

2002-2006年年末电话用户数

  截至2005年底,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1.11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达到6430万人。目前,我国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位居世界第二。国家顶级域名CN注册量也首次突破百万,达到109万,成为国内用户注册域名的首选,稳居亚洲第一。上网计算机数达到4950万台,网络国际出口带宽达到136106M,网站数达到69.4万个。IP地址总数达到7439万个,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三。我国网站总数(包括.CN、.COM、.NET、.ORG下的网站)约为677500个。在互联网服务业务方面,网络教育、网上银行、在线交易、网络广告、网络新闻、网上视频服务、收费邮件服务、IP电话、短信服务、网上人才服务、网络资讯服务、网络游戏等发展迅速。

  信息产业已成为中国工业的第一支柱产业。2005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超250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比重三分之一,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9成以上来自电子信息产业。统计资料表明,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值、销售额、盈利状况均已超过传统行业,居各行业之首,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最大。

  邮电通信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初步建成以首都北京和主要城市为中心的,连接广大城乡、星罗棋布、四通八达的全国邮政通信网。在电信网建设方面,一个覆盖全国,以光缆为主、卫星和数字微波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的基础传输网络已经建成。1998年,中国完成了横跨东西南北的“八横八纵”网格型光缆骨干网的建设,连接了全部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和90% 以上的县市;除西藏拉萨市,现在各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均有两条以上的光缆通过。2003年底,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270万公里。在沿海和内地经济较发达地区,光缆已经通到乡镇、小区、大楼,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技术手段。全国所有省份均建立了卫星通信地球站,卫星电路达到2万多路,数字微波线路达到6万多公里。与此同时,中国还参与了多条国际陆地光缆和海底光缆的建设,如中日、中韩、亚欧海缆和亚欧、中俄陆地光缆等。全长27000公里的亚欧陆地光缆乃由中国发起建设,东起中国上海,西至德国法兰克福,途经20个国家,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陆地光缆系统。现在,与中国开通电信业务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200多个。

  2005年全年我国邮电业务总量12199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24亿元,增长10.1%;电信业务总量11575亿元,增长25.4%。全年新增局用交换机4608万门,总容量达到4.7亿门。新增固定电话用户3868万户,年末达到35043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3977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1066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5860万户,年末达到39343万户。年末全国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7438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9728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57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逾3.83亿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29.1部。美国电信业分析机构IDC发布报告称,预计到2009年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移动用户总数将突破9.01亿,其中中国移动用户总数将达到5.35亿。

  目前,以分组交换数据网、数字数据网、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网和帧中继网为主的公用数据通信网已初具规模,覆盖90%以上的县市,通信能力达到61万端口,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公用数据通信网之一。广播电视网继续快速发展,全国基本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

“十五”时期各年年末电话用户数

|<<   上一页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