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记者从正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的中日气象灾害合作研究中心JICA项目第五届科学研讨会暨中期评估会上获悉,我国高原及周边新一代气象综合监测网已基本建成,并在观测网管理、数据质量控制、资料处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尤其是卫星资料与边界层铁塔观测系统点面结合陆面过程模式同化、高原及周边GPS水汽观测网资料模式同化等新技术,已经取得具有重要的学术与业务应用价值的成果。
据中日双方项目代表东京大学小池俊雄教授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祥德研究员介绍,JICA项目是我国与日本政府间技术合作的一项重大计划,其总体目标是减轻包括中国领域与日本在内的东亚地区的气象灾害,填补“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东部大气三维“立体”探测以及获取长期监测该地区综合气象数据的空白,推进高原及周边“天气系统上游强信号区”综合观测数据有效应用及其数值预报模式新技术发展。JICA项目自2005年12月执行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已完成GPS水汽观测站网、边界层(PBL)观测站和自动气象站(AWS)等各项工程,综合观测系统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国家科技部,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预测减灾司、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研究院高原所、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以及西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浙江、重庆、天津等项目参与省(区)市气象局有关领导和专家;日方JICA事务所及其项目官员、日方中期评估团、项目专家组共十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会中,中日双方对JICA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评估;对高原及周边新一代综合观测网工程建设与运行保障、GPS水汽观测与边界层(PBL)通量观测数据质量控制与技术规范,尤其对高原周边及长江流域区域暴雨洪涝灾害预警技术研究进行了颇有收益的学术交流,并对2008亚洲季风年加强观测试验计划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中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人禾院长、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姜小平处长,日方首席小池俊雄、JICA事务所官员大久保先生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指出了项目在国际大气领域的前瞻性、创新性科学意义,对项目进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中日技术合作的前景充满信心。安徽省气象局作为高原及周边气象综合监测网下游天气系统影响区的代表应邀派员参加会议,胡雯副局长在会上发言,希望能将中日合作项目高原及周边新一代综合监测系统数据应用所获得的预报产品在安徽等省的暴雨、洪涝灾害预报业务中得到有效应用,以提高对气候模式、中短期数值模式的预测、预警能力。西藏、四川、云南等省第一线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分别介绍了各省新一代气象综合观测网工程计划实施情况与观测系统资料质量控制及应用分析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曾晓伟 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