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内容: 2007年11月1日14:30,中国气象局举行11月份新闻发布会,回顾10月份的重大气象事件和展望未来天气气候,并和广电总局联合发布《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工作》一文。
|
|
|
|
|
|
|
|
|
[中国气象局发言人 孙健]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现在开始。 [2007-11-01 14:34:05] |
|
|
|
|
|
|
|
|
[孙健]这次新闻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关于十月份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以及未来天气气候的展望,这些要特别介绍一下,中国气象局就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所的一些服务工作,向各位做一个报告。 [2007-11-01 14:34:52] |
|
|
|
|
|
|
|
|
[孙健]参加这次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宋连春司长,将主要向大家介绍前面的内容,一会儿我向大家通报后面的内容。另外气候中心和气象中心和卫星气象中心的专家将回答各位记者的问题。下面首先有请预测减灾司司长宋连春向大家介绍情况。 [2007-11-01 14:36:37] |
|
|
|
|
|
|
|
|
[预测减灾司司长 宋连春]新闻界朋友大家好,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过去的十月份天气气候特征,并对十一月份天气进行展望。 [2007-11-01 14:37:39] |
|
|
|
|
|
|
|
|
[宋连春]十月份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持续偏高,特别是青海平均气温达到1951年以来历史最高,浙江省历史同期次高值,降水量跟常年同期相比偏少,分布非常不均匀。比如宁夏平均降水是1951以来历史同期最大值。南方比较少,特别贵州是历史同期次小值。 [2007-11-01 14:39:36] |
|
|
|
|
|
|
|
|
[宋连春]另外,十月份两个台风在我们国家登陆,一个是“利奇马”一个是“罗莎”,应该说这两个台风在我们国家跟常年同期相比,应该是比常年登陆个数比常年偏多。 [2007-11-01 14:40:08] |
|
|
|
|
|
|
|
|
[宋连春]从气温来讲,十月份我们国家的平均气温10.6度,比常年偏高0.7度。气温分布也是不均匀,红色的部分是比常年偏高的,江南、江汉等偏高2度,另外青海南部、四川西北等这些地区偏高2到4度。 [2007-11-01 14:41:01] |
|
|
|
|
|
|
|
|
[宋连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到十月份,全国平均气温是12.1度,比常年偏高了1.3度,是1951年,也就是我们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高值。大家知道去年全年平均气温是建国以来最高值,今年到目前为止平均气温又创新高。所以气候变暖在我们国家相应程度还是非常高的。 [2007-11-01 14:42:56] |
|
|
|
|
|
|
|
|
[宋连春]全国平均降水量看,比常年稍微偏少一点,但是分布非常不均匀,特别是南方地区,江汉、江淮、华南江南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所以有些地区发生干旱。西北大部分地区,特别是西北东部和华北大部分地区,比常年相比偏多1到2倍,甚至有的地区偏多2倍以上。 [2007-11-01 14:43:07] |
|
|
|
|
|
|
|
|
[宋连春]整个十月份,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有六个台风和热带风暴生成,生成个数比常年多,另外“利奇马”和“罗莎”在我们国家登陆,登陆的个数也比常年多。 [2007-11-01 14:43:42] |
|
|
|
|
|
|
|
|
[宋连春]这张图是10月份我们国家主要的天气气候事件。概括起来讲,我们国家十月份有这么四件事情是主要的气象事件。第一是超强台风罗莎。10月7号在我们国家的浙闽交界处登陆,这个台风也是建国以来登陆我国最晚的台风,它有这些特点,第一个是最晚的台风;第二个特点是登陆以后强度减弱很慢;第三移动路径非常复杂。 [2007-11-01 14:44:32] |
|
|
|
|
|
|
|
|
[宋连春]两次在台湾登陆,然后又在海上打转,又到大陆登陆,与冷空气相结合以后使局部地区降雨强度非常大。杭州降水量超过191毫米,打破气象记录。带来的风力也比较大,总体上来说,累计降水量有些地区超过500毫米,应该说它在我们陆地上持续时间是比较长的。 [2007-11-01 14:45:11]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