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533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5%),增速比1-2月份回落2.5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2909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2%,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27.2%。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011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5.7%。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3263亿元,同比下降5.2%,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7.7%。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599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3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21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9%。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28731亿元,同比增长6.6%。 当下楼市“崩溃说”此起彼伏,在这样一个敏感期,房地产方面的数据尤为引人关注。过去这些年,哪怕经历再大的变数,遇到再大的调控风暴,房地产市场总能化险为夷,房价也一直走在上涨的道路上。 如何看待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各项数据?知名财经评论人叶檀做出解读。 2013年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为8万6013亿元,比2012年增长19.8%。现在我们看到最新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为1万533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8%,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叶檀:这个数据比较符合预期。虽然1、2月份整个土地的成交量还在上升,但3月份的成交量已经大幅下滑,尤其是一手房新房的成交量在下滑,二手房的需求也在增加之后有所下滑,所以整个一季度受三月份的拖累,呈现一个断崖式下落的过程。 今年一季度房屋的开工面积和销售面积都出现明显的下降,对比过去,这种现象属于比较少见的吗? 叶檀:通常来说先是销售面积下降,然后是开工面积下降,因为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工速度、开工日期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这个情况在此前调控的时候也曾经出现过,2009年到2010年的上半年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基本上我们的房地产市场是三四年一调控,那个时候会出现一个恐慌性的房地产的下挫,甚至会出现房地产库存十年难以消化的现象。目前的房地产也接近当时的水平,只不过当时的调控会在一两年之后就有所扭转,这一次大家比较迷茫,不知道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是不是会出现一些松动。 一段时间以来,楼市“崩溃说”此起彼伏,您怎么看?房地产业会不会拖经济的后腿? 叶檀:房地产市场出现一个局部的崩盘,大家都已经看到了,包括鄂尔多斯和温州,事实上它们的房地产市场目前的成交量也好、价格也好,都出现了一个接近于崩溃的现象。现在很多新的三四线城市包括一些新区的“鬼城”加入了这个队伍,但一线城市相对来说还比较坚挺。 房地产市场局部出现崩盘是有可能的,但整体出现崩盘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一旦整体出现崩盘,房地产市场作为抵押品,会对中国的金融市场以及地方政府的金融财政造成非常大的冲击。一旦资产品价格下降的话,我们未来发展的稳定性就会受到严峻考验,这种影响是难以承受的。 未来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楼市走向会出现非常大的分化。一些市场的风险非常高,主要表现在库存很高,民间的高利贷市场也出现崩盘的现象,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地的房地产市场就危险了。 相对来说,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人员源源不断集聚的地区,而且民间金融泡沫不高的地区,房地产市场是由大家真金白银来买的这些地区,它的债务杠杆不长,这样的地方房地产市场相对来说比较实,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 最近,一线城市以外的房价波动引起了各方关注。部分地区在因地制宜地酝酿各种各样的措施,以防止房地产拖当地经济的“后腿”,相当一部分的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则将希望放在了调控措施的调整上。有人预计,未来几个月地方政府将放松楼市调控,调控措施不能无限期持续下去。怎么看?在调控政策上,下一步可能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叶檀:实际上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出现一些松动了,比如说把限购的审核权力下放给各个区,甚至交给一些房地产开发商。现在面对房地产下行的趋势,刚好是我们减少行政性手段调控的时候,我们应该让税收、货币这种市场化的长期手段,来主导我们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而不是用短期的行政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