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委关于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实施办法》解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5-23 10:42 来源: 新华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联系人民群众的窗口和桥梁,被喻为社会关系的“润滑剂”,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更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工作成效的“晴雨表”,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和政府公信力,关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然而,近年来一些干部对信访不太重视,有的不愿接访、不敢接访;有的把上访当作“找茬”、“添乱”加以压制甚至打击、报复;有的对来访群众找借口搪塞、推脱,或是用简单粗暴的办法打发了之……长此以往,一些本可以及时解决的问题一拖再拖,失去了群众的信任、滋生了怨气,让党群关系有了隔阂。

    对此,《实施办法》明确提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要定期接待来访,并且对江苏省、市、县级以及乡镇级领导干部接待来访的时间、频次都进行了量化,尤其对与民生关系紧密的各级机关部门主要领导的接访任务进行了“加量”。“根据领导干部级别、类别的不同,给接访限时定量,很有必要。”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部主任董连翔说,接访成了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可以督促领导干部面对面了解群众诉求,人对人解决群众困难,从而及时理顺群众情绪、化解各类矛盾。

    接访的方式直接关系接访质量。为了防止接访过于随意、走过场,《实施办法》提供了多个“菜单”,如定点接访、重点约访、专题接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等。实践中,各地还在不断地创新和完善。泰州市探索建立了群众工作团制度,由市委组织机关干部组成工作团包干不同片区,采取直接插到田间地头主动走访群众,挂钩村、社区、企业、普通群众加强对接,公布联系方式和地点接待来访,召开专题座谈会等形式,主动收集社情民意、协调利益纠纷、办理实事难事。高新区群众工作团团长沈惠彪说,“方式的多样化、科学化,既解决了以往反映问题层次过多、渠道不畅的问题,拉近了干群距离,又及时传递了党委政府的声音。”

    “接访最根本、最关键还在于解决问题。”这是在信访部门接访长达一年后,连云港市经信委纪检组长王乙甲的强烈感触。实际上,《实施办法》也明确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接访要逐件形成纪要、明确办理措施、责任单位和解决时限,以便督办落实和反馈,同时要注重解决重大疑难复杂问题,有些甚至要求主要领导亲自出面接访、协调解决。“提高接访的有效性,还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接访制度,必要时加强效能评价、责任追究等制度建设。”董连翔说。

    畅通信访渠道让群众“诉求有门”,“与干部群众谈心制度”,则对上下级之间、干群之间的思想见面、交心交流提出了刚性要求。根据《实施办法》,日常工作和基层调研中,县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要与分管部门及基层联系点干部群众、基层党支部负责人要与所属党员谈心谈话。方式可采用个别谈话、集体座谈、随机交流等多种形式,谈话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坦诚相见,沟通思想、增进理解,促进团结、形成共识。

    “谈心谈话应该说是领导班子建设一贯强调的要求。然而实践中大部分谈话用来研究工作,必要的思想交流、工作以外情况的掌握开展得不多。”江苏省委党建办主任、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盛克勤说,这就导致干部联系群众不深不细,就是上下级之间有时候思想感情也离得很远,容易造成一些领导干部了解实际情况不深不透,滋生官僚主义作风。把谈心谈话制度化,就为思想见面开辟了通道。《实施办法》也对谈心谈话内容作了规范。

    《实施办法》要求基层党员干部要与群众谈心并结对帮扶,而且要实现全覆盖。董连翔认为这有利于帮助群众解决身边事,体现我们党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施办法》将征集处理群众意见上升为制度,要求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要建立健全公示、听证咨询、民意调查、社会舆情分析等制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就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广泛征集群众意见,主动与群众协商,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或公布处理情况,还鼓励探索建立网上群众工作制度,利用网络手段听取民意、与网民互动交流。

    “手段更加公开透明、更加多元,这对干部能力素质也是个挑战。”董连翔还认为,对于征集来的意见,各级部门要科学地整合——把个体和群体的利益、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进行整合,从而更全面准确地把握群众利益,体现公平公正原则。(记者 郁 芬)

责任编辑: 杨程新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