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老区:乡村道路“上保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10-25 16:08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福州10月25日电(记者 陈弘毅)“去年初夏,一场暴雨让我们附近好几个乡镇道路损毁严重。没想到,比公路维修单位更先一步赶到现场的是保险公司的现场勘察员。一周以后,12万元的理赔金就到了镇里,极大地缓解了修复资金压力。”闽西上杭县太拔镇党委书记傅松英对一年前的这件事记忆犹新。

在这个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革命老区县里,洪水、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老区百姓经常因为一场自然灾害而“出行难”。可是,汽车行驶在如今的上杭县农村公路上,所到之处路面平整干净,排水沟畅通,印象中县乡道路“标准低,养护差”的状况在这里很难看到。

“在现行农村公路养护体制下,上级下拨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标准较低,县、乡、村三级财政要筹集解决资金的缺口又相当大,成了农村公路养护的瓶颈。我们大胆创新,2010年在全省率先开始探索‘农村公路综合险’。”上杭县委书记邓菊芳介绍说。

把县乡村道纳入保险,这在当时还是“新鲜事”。什么道路可以拿来保?理赔标准具体是多少?龙岩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邓振春说,“当时也完全没经验,只能反复尝试,寻找破解之道。”经过反复摸索,上杭将全县1500公里农村公路以17.64亿元的保额向中国人寿财产保险公司投保,按0.099%缴费率入险,为全县农村公路买了一道“护身符”。

在中国人寿财产保险上杭县支公司,记者看到了一份农村公路保险方案。方案中具体规定了保险对象和范围、保险金额、不同类型事故的具体赔付标准、理赔程序等。“根据这份方案,我们的现场勘查员可以在到达现场的第一时间定出具体损失数额与赔付数额,第一时间完成赔付,对于有关部门立即启动修缮工作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公司经理范道忠说。

范道忠表示,保险方案近几年也在不断优化:保险受益人从单一的县交通局到现在全县20多个乡镇都被纳入;单次理赔起点从1万元降到2000元,理赔限额也在逐步上调,“4年来,我们实际赔付到账金额达到466.79万元。”

“村路保险是从过去‘撒胡椒面’的养护资金拨付方式到运用市场杠杆作用优化配置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一个探索。试行4年来,这个保险机制在节省了政府部门行政成本基础上,充分确保了受灾资金及时下拨和受损公路的及时抢通。”邓振春表示。

责任编辑: 薛雪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