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用改革击碎既得利益群体的垄断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1-06 19:59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沈阳1月6日电(记者 徐扬、张逸飞、罗捷)沈阳部分出租车近日停运的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表面上是1元钱的利益纠葛,背后则是利益固化、市场垄断等出租车市场的顽疾。

    在一些城市,一个出租车运营许可证被炒到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的天价,根本原因是政府部门严格控制市场准入,让出租车经营权成为一种投资品和利益输送方式,让出租车市场形成了异化的垄断,也因此产生了固化的既得利益群体。

    正如一些网民所说,这部分群体已经成为阻挡行业改革与市场化的硬石头,只要利益稍有受损就会以市场秩序被扰乱为由,挟持政府和老百姓。

    出租车行业本是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如今却形成没钱莫进来的垄断业态,最终遭受损失的是消费者的权益和社会公平及效率。许多城市存在打车难、打车乱,备受公众诟病。监管部门不在顶层设计上动刀子,只是修修补补,总是收效甚微。对于这一持续十多年的社会难题,用扬汤止沸的方式来缓解只能管一阵子,要想根治必须彻底打破市场垄断。

    此次沈阳停运事件指向的专车服务,客观上冲击了旧有的利益格局,将管理滞后、出租车市场“准入冻结”导致市场供给严重不足等问题暴露无遗。

    矛盾倒逼改革的良机不可错过。市场上到底该有多少出租车,要由市场说了算,不是主管部门拍脑门,也不能让既得利益群体把持。改革成本高、难度大、敏感复杂不能作为回避矛盾的借口。各地应该抓住这个撕开的口子,深入进去迎难而上,敢于担当,下大力气向出租车行业的种种体制顽疾开刀,务求顺应民意、取得实效、实现突破。

责任编辑: 林巧婷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