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高中成为教育公平的“哑铃”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3-06 20:37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 叶前 姜琳)欠发达地区高中生均办学经费竟比义务教育阶段生均经费还低。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广东梅州东山中学的教师李杏玲6日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建议,由省级财政统筹设立高中生均经费拨款标准,以弥补欠发达地区高中办学经费不足,更大程度实现教育公平。

    据介绍,目前,我国各级财政对各阶段教育的拨款呈现出“哑铃”态势,“两头大,中间小”,对高等教育和中小学义务教育投入都比较有保障,但高中却主要靠收取学费和市县层面视财力情况给予一定拨款,有的财力紧张的地方甚至完全靠自筹。

    李杏玲代表介绍说,以广东为例,目前财政给予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拨款为1150元/年,初中生为1950元/年。而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梅州,以收取学费为主的高中办学经费生均标准竟低于初中,每年每人平均办学经费仅1600元。

    “高中是高等教育的前端,是人才成长和实现社会阶层流动的关键阶段,由于办学经费的巨大鸿沟,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办学水平差距也越拉越大,这从各地高中阶段升学情况可见一斑。”李杏玲说。

    近年来,重点学府来自农村和贫困地区的生源减少已引起代表委员的关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提高“寒门学子”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

    受财力限制,办学经费的严重不足,欠发达地区高中教师难以获得机会进行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学校的体育、艺术等设施设备和信息化水平都比较落后,实验课程也难以有效保障。李杏玲说,由省级财政统筹设立高中生均标准,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由省财政直接拨款到学校,缩小区域差距,从而改变由此导致的教育不公平,也有利于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责任编辑: 刘杨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