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科研业务结合2015年工作启动暨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及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的专家就2014年天气预报科研业务结合的工作情况、研究及成果转化进行深入交流,并对如何更好地推进2015年天气预报科研业务结合进行研讨。 2014年,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科研业务结合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展,暖季会商吸引了海内外专家的广泛参与;成果转化和预报试验显现成效;支持预报试验和成果测试的仿真平台和数据环境吸引了更多科研院所的关注。 2014年5月至8月,国家气象中心通过有序的组织、科学的引导,吸引了包括近20家单位与科研院所、800余人次的海内外专家共同参与暖季会商,将科研业务结合相关问题的提炼由泛至精。在成果转化与预报试验成效方面,雷达风场反演技术经过两年的检验评估,在短临预报监测上作用明显;热带气旋风场动力释用系统契合业务需求,初显业务科研积极互动,强度订正初显成效;中尺度模式应用预报试验将对精细化预报产生深远影响。此外,国家气象中心还搭建了支持预报试验和新技术测试的仿真业务交互平台、提供拥有仿真实时业务数据和科研数据的后台数据环境支持以及建立科学的检验评估系统等。 国家气象中心将进一步探索、优化天气预报科研业务结合的工作机制,充分利用资源完善开放合作机制、优先立项机制和资质认证机制,推动成果转化;完善沟通反馈机制,加强成果转化检验评估;完善“小实体大网络”内部工作机制,做到可持续发展。今年,国家气象中心将进一步完善仿真业务平台、网站的建设;继续开展暖季、秋冬季相关灾害性天气个例会商研讨和暖季预报试验及成果转化新技术测试;梳理相关科学问题,及时调整和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天气预报科研业务结合工作的发展。 国家气象中心主任毕宝贵表示,要加强联合研究的目标导向,强化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建设,完善人才培养的定点帮扶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