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在鲁甸县火德红镇李家山村大坪社安置点,两个“地震宝宝”在玩耍。在云南省鲁甸县火德红镇李家山村大坪社安置点,鲁甸地震发生两天后(2014年8月5日)出生的祖世建和肖制震马上就要满一周岁了。他们的出生给遭遇地震之痛的祖客轩、李世琼与肖梅平、常臣淑两对夫妇带来希望。祖客轩、肖梅平两家在地震发生前都住在鲁甸县火德红镇李家山村。回想起地震当天,肖梅平仍心有余悸。“我媳妇挺着肚子,被垮塌的房子压在下面,要不是乡亲邻居用手把她挖出来,母子俩怕是都保不住了!”祖客轩告诉记者,想起地震,有时候还是会觉得难过,村里的房子差不多全倒了,村子也出现地质隐患,以后不可能搬回去了。“但看着娃娃一天天长大,还是觉得很幸运,生活有奔头、有希望!”如今,在仅有几平米大的小帐篷里,两个“地震宝宝”在妈妈的怀里吃奶、玩耍、睡觉;而在安置点不远处的火德红镇,祖客轩、肖梅平两名父亲正与李家山村的乡亲们一起忙活着盖新房子,重建家园。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7月31日,在鲁甸县火德红镇李家山村大坪社安置点,李世琼在逗孩子开心。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7月31日,在鲁甸县火德红镇李家山村大坪社安置点,常臣淑在逗孩子开心。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上图:在鲁甸县人民医院,常臣淑(右)和李世琼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2014年8月5日摄);下图:在鲁甸县火德红镇李家山村大坪社安置点,常臣淑(右)和李世琼抱着快满1周岁的孩子(2015年7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