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日内瓦12月11日电(记者 凌馨)围绕中非合作以及非洲工业化问题,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日前对新华社记者说,非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工业化机遇,而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工业化实践值得非洲学习和借鉴。 非洲联盟和联合国工发组织近日在日内瓦就如何推进非洲可持续工业化等议题展开对话。李勇在会后告诉记者,自他上任两年以来,联合国工发组织一直致力于将包容和可持续的工业化发展作为主要发展目标,在国际社会9月份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推动可持续工业化成为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 他强调,非洲未来50年的经济转型计划是基于工业化制订的,目前非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工业化发展机遇。非洲联盟今年出台《2063年议程》及第一个十年规划,明确提出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实现粮食自给的愿景,以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非洲工业化作为该地区未来几十年发展的战略目标。 “有了目标就得实施,而非洲在工业化的实践中十分需要向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学习,”李勇说。 李勇表示,中国工业化发展成绩斐然,其中有不少经验可以与非洲分享。“强有力的领导、成熟的方案、有执行力的团队,是确保工业化取得成功的基础,这是新兴经济体在工业化过程中值得学习的经验,”他说。 李勇透露,目前工发组织选取了埃塞俄比亚和塞内加尔作为非洲工业化的试点国家,今后还会考虑向更多政治稳定、政府有执行力、基础设施准备较为充分的非洲国家推进工业化实践。 据了解,埃塞俄比亚将工业园建设摆在本国工业化乃至经济发展的优先领域,并已于近日就工业园的标准及模式与中国等国交换了意见,以吸取后者的成功经验。 在不久前结束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各方一致同意将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峰会上提议夯实中非战略合作“五大支柱”,提出未来三年重点实施“十大合作计划”。中方承诺,将积极推进中非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鼓励支持中国企业赴非洲投资兴业,合作新建或升级一批工业园区。 “中国政府实施了如此大的规划,将非洲的工业化进程放在中非合作的首要地位,我们也会尽我们最大的力量,和中国一起支持非洲的工业化进程,”李勇说。 据悉,2008年7月在北京成立的工发组织中国南南工业合作中心,是中国与非洲合作互助、共同推动工业发展的平台。李勇指出,在战略导向、制定政策、吸引外资、市场衔接等方面,中国和非洲都拥有广阔的交流空间。 总部位于维也纳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是联合国系统的一个专门机构,职责是通过促进工业发展推进减贫、全球化的包容性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2013年6月,中国政府推荐候选人、时任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在第41届工发组织理事会新任总干事选举中高票胜出,当选工发组织新任总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