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12月25日电(记者 李亚光、张大川)记者从青海省民政厅获悉,明年起,青海将在果洛、玉树等少数民族自治州全面推广农牧区困难老人居家代养服务,孤寡、生活困难老人足不出户就能获得陪伴、照料、医护等“上门服务”,所需费用全部由政府支付。 “青海农牧区地域广阔、人口居住分散、民族信仰多元、乡土观念浓厚,广泛存在老人不便于、不愿意去机构养老的现实。”青海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张作森说,今年8月,青海在果洛、玉树等四个藏族自治州的52个乡镇开展农牧区困难老人居家代养服务试点,1400余名老人享受到本村或就近村的护工照料,获得广泛好评。 73岁的赵修花住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尕让乡大滩村,老伴去世十余年、患有白内障和心脏病的她是村里的五保户。“以前自己住时,生病了都没人知道。”赵修花说,自从有了同村护工马青花的照料,不但有人给她做饭、洗衣服、买药,她还在日常谈心中找回了久违的亲情。 据了解,这项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在青海农牧区长期居住的五保和“三无”老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的70岁以上空巢老人等,各级政府委托当地有意愿的个体向困难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寻医问药、日常保洁、安全守护、精神慰藉等五方面的服务。依据服务日制和每月收集到的服务反馈细化结果,政府向护工支付500元或800元的报酬。 张作森告诉记者,困难老人居家代养服务不仅适应了农牧区实际,还能有效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对于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