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暖车员在预热公交车。隆冬时节,吉林省长春市最低气温跌破零下20摄氏度,在凌晨时分,长春市公交系统的公交暖车员,便开始了他们的工作。长春多数公交车是露天停放的,当最低气温低于零下18摄氏度时,便要在夜间进行一到两次的预热,以确保第二天车辆的正常行驶。长春公交集团北达汽车公司二车队队长兼暖车员于山告诉记者,北达二车队每日乘客运载量近5万人次,拥有3条线路80辆公交车。每年11月到次年3月,车队便会设立预热班组,机务、后勤人员和管理干部自愿加入到暖车员的行列中,他们除了完成白天正常的工作,夜间还要负责车辆预热。为车辆预热时,暖车员需依次将车辆打火,等仪表盘水温升至80度后再熄火。车辆打火后,暖车员要四处巡检,防止公交车熄火发生自燃,如车辆出现故障,还要及时进行检修。平均每次暖车,都要工作1个多小时,在寒冷的室外,即便是穿着厚棉衣、厚棉裤,仍然会从头到脚全部冻透。于山说:“我们公交人有责任和义务为保障城市公交系统的安稳运行而付出。” 新华社记者 许畅摄 12月29日,暖车员孙秀军在预热公交车。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这是长春公交集团北达汽车公司二车队预热班组暖车员,从左至右为王继辉、郭紫龙、李海峰、杜海峰、胡德才、于山、李玉启、黄元建、孙秀军(12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12月29日,暖车员在对公交车进行预热。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