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万农民告别洗澡难——宁夏实施“阳光沐浴工程”纪实 新华社银川1月15日电(记者 靳赫)“夏天到河里洗,冬天忍着不洗,逢年过节到澡堂子洗。”在西北地区的不少农村,由于洗浴设施缺乏,洗澡仍是农民日常生活中的一大难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全国率先实施“阳光沐浴工程”,截至当年11月30日,已帮助全区20万农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让近百万农村百姓用上了节能的热水。预计到2018年,宁夏全区现有近80万户农民将全部告别洗澡难历史。 用吊罐、去县城,洗澡难困扰农民 “回族需要经常洁净身体,我平时可以到清真寺去洗,可老伴儿在家洗澡就只能用吊罐。”62岁的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马莲渠乡陈木闸村村民苏克智是村里的低保户,8年前老伴得了脑梗塞,右半边身体失去知觉,从此洗澡成为一件极不方便的事情。 “我常常一手往吊罐里加水,一手还得护着她,洗个澡比在地里干农活还要累。”对于以前洗澡的不便,苏克智记忆犹新。 而在银川市贺兰县立岗镇银星村村民的记忆中,洗澡是另一种难法。“以前夏天我们到附近的河里洗,最多用廉价的太阳能热水袋把水晒热了洗,但到冬天就没辙了。村里没有澡堂,我们要么在家简单擦洗一下,要么专门抽出一天空闲时间跑到县城去洗。”村民殷会明说,洗澡难是困扰他们祖祖辈辈的问题。 在西北地区的农村,很多农户家中没有热水器,不少村庄也没有澡堂,村民冬天要走几里路到临近村庄甚至是县城去洗澡。一些村民告诉记者,因为太不方便,以前村里人三个月不洗澡是常有的事。 2014年3月,村民提出“家家洗上热水澡”的愿望引起政府的重视。自治区主席刘慧指出,洗澡难的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一定要踏踏实实办好,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自此,解决农民洗澡难的问题被宁夏政府提上日程。 迎难而上,强力推进“阳光沐浴工程” 在前期试点基础上,2015年宁夏在全区实施“阳光沐浴工程”,当年计划为全区20万户农民每户安装一台130公斤水箱、16支真空管的太阳能热水器。自治区财政安排2亿元,为每户农民补贴1000元,而农民只需出320元到580元。 为了确保工程能真正让农户满意,工程实施前,有关部门经过大量实地调研,编制了详实的方案和指导意见。“农村能源部门对一根小小的固定螺栓也规定了材质和尺寸,并按照千分之一的比例进行破检,我们工作时丝毫不敢马虎。”负责为立岗镇农户安装热水器的艾尼工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狄松涛说。 “阳光沐浴工程”是一项普惠性的民生工程,除了保证工程质量,还要确保热水器安装后农户都能真正用起来。 在一些农村,农户家中没有专门的洗浴间,工作人员就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帮助农户在现有条件下隔出洗浴空间。一些农户家中暂时没通上自来水,工作人员就帮助他们将热水器上水系统和水泵、水窖等对接起来。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均被工作人员想办法一一破解。 热水随开随有,洗澡难题逐步破解 近日,记者在宁夏多地农村采访时,远远便看见村民的平房上整齐地安装着印有“阳光沐浴工程”字样的太阳能热水器。记者随机走进几家院子采访,村民们谈起自家的热水器时都喜笑颜开。 以前总为老伴洗澡问题而发愁的苏克智,当着记者的面打开自家热水器的喷头,一会儿热水便在洗浴间里腾起一阵水雾。“去年村里300多户都在政府的帮助下装上了热水器,冬天热水随开随有,不光洗澡方便,我们平时洗衣洗菜也不用为来不及烧热水发愁了。” 中卫市沙坡头区东园镇赵桥村村民李学平告诉记者,现在大伙儿再也不用大老远去别的村找澡堂子,而是和城里人一样,每晚在自家洗个澡,然后舒舒服服地睡觉。 据宁夏农村能源工作站站长贾向峰介绍,“阳光沐浴工程”不但解决了农民洗澡难问题,对农村节能减排、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利用水平也有重大意义。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后,全区20万户农民每年累计可节约标煤2.96万吨,增收节支3200万元。根据目前的进度,2018年让全区农民告别洗澡难的任务可以按时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