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优化升级农业种植结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6-03-14 10:20 来源: 甘肃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今年,甘肃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市场条件等,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生产优先序和区域布局,优化农业生产的品种结构,提升农业发展质量。

记者从甘肃省农牧厅了解到,今年甘肃省计划粮食生产面积调减至4100万亩。通过适度调减小麦和小杂粮面积,积极发展马铃薯、蔬菜、中药材、水果及畜草等特色优势产业,计划全年新增特色优势产业150万亩。力争把粮食作物面积与经济作物面积的比例由去年的62∶38调整为60∶40。

为了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甘肃省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市场信息和市场办法引导、指导农业生产,尊重农民意愿和经营自主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在蔬菜产业中,将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以高原夏菜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健全冷链体系;中药材产业在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道地药材种植的同时,积极发展中药材饮片加工和安全贮藏;果品产业不但将加快脱毒苗木繁育基地建设,而且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强化幼园管理,推广矮砧密植现代建园模式,加快老果园改造,建设一批高标准示范园。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压缩粮食生产。甘肃省将优化粮食生产布局,使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向优势区域集中,以高产粮食作物替代低产品种。重视保护和调动好农民种粮积极性,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稳定粮食生产水平。

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和高效农田节水技术,配套优良品种、机械化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高产创建等技术和措施,着力提高单产水平。加大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提高粮食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经营效益。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机种机收、病虫害统防统治、农田灌排等生产服务,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全省今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记者 宋振峰)

责任编辑: 陆茜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