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凤还巢”——教育均衡“晋中样本”透视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6-03-14 17:49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晋中市榆次区张庆中学的学生在上计算机课(3月10日摄)。张庆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中,一度校舍破旧、师资短缺,教学质量低下,每年均有一百多名学生外出借读。随着晋中市一系列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实施,张庆中学的面貌焕然一新,先进的教学硬件设施和丰富的学习生活让学生不再羡慕城市学校,纷纷回流,当地95%以上的生源都在此就读。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38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地区之一,山西省晋中市坚持多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五年来,共投入近60亿元,使每一所学校都达到办学标准,免试划片就近入学实现全覆盖,城区中小学新生与农民工随迁子女均衡编班,制度化交流校长教师1.5万名,同时建立78个覆盖每一所学校和教学点的城乡教育盟区,薄弱学校和优质学校开展结对帮扶。通过一系列措施,从软硬件方面缩小了城乡、区域间学校差距,不仅救活了大批农村学校,也提升了教学质量,不少农村中小学生源回流,教育面貌欣欣向荣,形成了规范有序、均衡协调、充满活力的教育生态。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晋中市榆次区东长凝学校二年级的学生张俊奇在吃晚饭(3月10日摄)。东长凝学校是重新整合的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建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在这里,学生能参加威风锣鼓、霸王鞭、花样跳绳等各种兴趣小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晋中市榆次区张庆中学的学生们在下课后进行足球训练(3月10日摄)。张庆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中,一度校舍破旧、师资短缺,教学质量低下,每年均有一百多名学生外出借读。随着晋中市一系列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实施,张庆中学的面貌焕然一新,先进的教学硬件设施和丰富的学习生活让学生不再羡慕城市学校,纷纷回流,当地95%以上的生源都在此就读。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晋中市榆次区东长凝学校的学生在课间嬉戏玩耍(3月10日摄)。东长凝学校是重新整合的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建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在这里,学生能参加威风锣鼓、霸王鞭、花样跳绳等各种兴趣小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晋中市榆次区张庆中学的学生在上舞蹈课(3月10日摄)。张庆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中,一度校舍破旧、师资短缺,教学质量低下,每年均有一百多名学生外出借读。随着晋中市一系列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实施,张庆中学的面貌焕然一新,先进的教学硬件设施和丰富的学习生活让学生不再羡慕城市学校,纷纷回流,当地95%以上的生源都在此就读。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责任编辑: 周楠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