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上午,由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医院、清华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在国家行政学院召开。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出席研讨会并致词,研讨会由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李季主持。 研讨会上,马建堂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医院院长曾益新,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代表主办方先后致词。 马建堂在致词中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龄人口的医疗、养老、健康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也非常关注这一问题。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 马建堂指出,加强我国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意义重大,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传统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的充分体现,关系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支撑相关产业的发展。从当前我国老年医疗服务所面临的需求看,现有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供给总量和供给能力不足,医疗养老资源配置不当,老年人享受医疗服务“难”和“贵”,社会家庭负担过重。开展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必须要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协同治理,要努力打造为老年人医疗、健康、保健提供便捷服务的“淘宝网”,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服务平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老人不出门,服务找上门”。曾益新在致词中指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树立全面的健康老龄化理念,构建完整的医养结合老年人服务体系,加强养老、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各类老年医学专业人才特别是全科医生的培养。邓卫在致词中指出,老龄化问题事关社会、经济、行为、环境、遗传因素等诸多方面,老龄健康研究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多个学科,需要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研究,为这一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全面的指导和更综合的政策建议。 本次研讨会是“中国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示和进一步深入研讨。2015年6月,国家行政学院联合北京医院、清华大学等有关单位的专家组成跨学科团队,开展“中国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课题研究。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课题组圆满完成了研究任务,课题最终研究成果《中国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一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16年3月正式出版。 中央保健委会诊专家、卫生计生委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主任医师、国家行政学院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负责人齐海梅,介绍了课题的基本内容和课题组关注的几个重点问题。围绕如何加强和创新我国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金大鹏,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孟庆国,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时和兴,北京市老年医院院长陈峥,北京医院主任医师李怡,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副部长刘钢,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教授邱霈恩,北京市政协委员、医养康(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立新,分别作了题为“健康老龄化与中国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大数据环境下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与创新”、“健康中国建设面临人口老龄化挑战”、“医养结合治理机制初探”、“北京老年医疗服务现状与展望”、“充分发挥中医在老年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志愿服务在中国老年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养老保障事业”、“基于‘互联网+’智慧社区居民医疗养老健康的创新与实践”的专题发言。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编辑杜贤发布介绍了《中国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一书的有关情况。 研讨会由国家行政学院公共治理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医院、清华大学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相关医院、行业协会、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民营企业代表及媒体代表近100人出席了研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