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通化市加大市区特困群体救助力度

2016-11-17 20:11 来源: 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截止目前,通化市区共有困境儿童263人,其中,孤儿保障类共36人,事实无人抚养类76人,贫困家庭重病重残类151人。通化市区农村留守儿童共计54人,农村留守妇女共计34人,农村留守老人共计155人。

(一)对特困群体进行了全面排查。5-8月份,通化市先后对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留守老人及其他特困群体进行了全面排查。通过入户核查,乡镇街道把关等方式,详细了解和掌握了困境儿童群体的基本情况、主要困难、现实需求;掌握了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年龄、家庭情况、抚养方式、留守成因,各年龄段结构比例,特别是义务教育失就学率等,并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及困境家庭的专项档案,做到了一人一册一案。

(二)部门联动,合力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一是设专人负责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及时掌握农村儿童的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等基本信息,与监护人签订了监护责任书,避免了留守儿童出现监护失当或缺失现象的发生。二是民政部门发挥兜底作用。将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市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含留守老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无监护人的农村留守孤儿全部由社会福利机构托养。三是加大教育部门控辍保学力度。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动态保学信息通报机制、家校联系制度和结对帮扶制度。对已辍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村委会及家庭联合开展劝返复学活力,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完成义务教育。

(三)切实做好困境儿童的生活保障。一是多种方式养育。在孤儿养育上,主要采取亲属抚养、机构养育、家庭寄养和依法收养等方式,对纳入保障范围的孤儿实施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二是提高养育标准。曾先后3次对孤儿基本生活补助标准进行调整,使集中供养从过去的每人每月130元、190元,提高到目前的1000元。三是改善服务设施。通化市儿童福利院自2010年建院以来,在保障好医、食、教的基础上,投入 670 万元,完成了儿童福利院异地改造工作。同时,投入120万元,配备了生活、教育、医疗康复等儿童福利设施,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四是加强医疗保障。将孤儿医疗救助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五是保障教育。集中供养的孤儿,由机构实施学前教育,达到义务教育年龄的孤儿,采取就近送至学校的方式接受正规教育;分散供养的孤儿,送到本地教育机构接受学龄前教育,由各区政府予以资助,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孤儿,以寄宿生形式接受教育,对其补助全部生活费用。对在普通高中、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普通本科高校就读的孤儿,纳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优先予以资助,切实保障残疾孤儿的受教育权利。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陆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