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辽宁:金普新区提前进入“自贸时间”

2016-11-27 09:26 来源: 辽宁日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复制沪粤成型经验 日均新增市场主体98户
金普新区提前进入“自贸时间”

“我们公司主要是为外国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辽宁自贸试验区获批后,我们第一时间决定在大连金普新区落户,作为东北对外开放的前沿,这里的发展前景会很好。”11月25日,站在金普新区所辖的大连保税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里,韩资企业、大连红色猫商务有限公司经理韩艳艳如是说。

辽宁自贸试验区获批以来,大批像大连红色猫商务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审时度势,抢抓自贸区战略机遇,纷纷抢滩大连金普新区。仅10月份,金普新区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就达98户,再创历史新高。2016年前10个月,全区新增市场主体15847户,其中新增企业7144户,新增企业数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新增企业数量之和。

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的背后,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金普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带来的催化作用。随着辽宁自贸试验区获批,金普新区全面启动自贸区建设工作,成立10个专项工作组,在借鉴上海、广东等自贸区成型经验的同时,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力加速自贸区建设,为自贸区最终落地做好各项准备。

截至目前,国务院要求复制推广的上海自贸区35项改革试点经验,涵盖了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服务业开放、事中事后监管、海关监管、检验检疫制度创新七大方面,金普新区已基本完成复制。大连海关先后复制推广了“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区内自行运输”“保税展示交易”等18项自贸试验区海关创新监管制度,企业每年可因此节约运营成本数百万元,减少通关时间约1500小时。

与此同时,金普新区率先实行外商投资备案管理制度,在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不涉及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事项无需再进行审批,实行网上在线备案即可,每年可为近千家外资企业节约大量时间成本。大连保税区因势利导,将外资企业的平均审批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对一些重点项目保证3个工作日内完成,同时简化多项行政审批手续,全面实施“先照后证”登记制度改革,推出执照立等可取特色服务,并通过微信实施网上核名,大幅提升企业准入效率。

自贸区效应释放出的改革红利,让金普新区的投资热度不断升温。寒风中,一度闲置多年的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眼下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这里正力争建设成为金普新区和辽宁自贸试验区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中心。这里2017年拟开工1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190亿元。(记者 王刚)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韩昊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