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2019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发布

2020-04-30 10:08 来源: 气象局网站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2019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发布
地表越来越绿 植被生态质量整体提升

4月29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19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指出,2019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达67.6,较常年提高6.1%,生态质量属偏好年份。但2019年区域性、阶段性干旱和低温等灾害影响较重,植被生态质量总体不如2018年。

《公报》显示,2000年至2019年,全国有92%的区域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呈提高趋势,中东部尤为明显。全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实现“三级跳”,2012年至2019年植被生态质量指数较2000年至2001年、2002年至2011年两个阶段明显提高。其中,2019年全国大部地区水热条件正常偏好,有利于植被生长,全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为2000年以来第四高。

从2000年至2019年的变化趋势来看,全国有93%的区域年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有80.6%的区域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良好的水热条件有利于植被生长;加之植树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有力促进了植被生态质量向好发展。其中,2000年以来,全国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平均每年增加3.6克碳/平方米,植被覆盖度平均每年提高0.25%。

《公报》表明,2019年全国草原水热条件好于常年、差于2018年,草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达458.1克碳/平方米,为2000年以来第二高。受南方大部林区遭遇严重干旱影响,2019年我国部分林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较2018年减少8%至15%;但2000年以来全国林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覆盖度整体呈增加趋势,固碳释氧能力提高。2019年全国农区气象条件较好,灾害影响总体偏轻,加之农业措施得力,全国粮食单产创2000年以来新高。2000年以来,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植被覆盖度增加,防风固沙功能提升,生态向好发展。

从重点生态工程区域的气象监测结果来看,2019年祁连山区植被生态质量达2000年以来最好,近10年来主要湖泊水库蓄水增加。其中,2019年青土湖、青海湖水体面积达最大;三江源地区降水较常年偏多、气温偏高,植被生态质量偏好,湖泊面积达2006年以来最大;黑龙江扎龙湿地2000年以来降水量和汛期水体面积呈增加趋势,植被生态质量明显提高;海河流域2019年涵养水量较常年偏多5.1%,但较2018年下降42.7%;西南石漠化区大部2019年降水正常偏多,植被生态正常偏好,但云南和广西阶段性严重干旱造成生态质量偏差;洞庭湖和鄱阳湖区域受阶段性高温干旱、暴雨洪涝等影响,生态质量不如2018年;太湖气象条件利于蓝藻水华发生,发生面积大于2018年。(记者 刘若馨)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黄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