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西太原市政务大厅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基本建设项目“一票制”收费等,把部门权力向窗口集中,已取消101项审批事项的300余个中间审批环节,窗口直接办结率提高到30%,承诺提前办结率达66%。然而,原有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并未彻底打破,在企业投资、基本建设等复杂事项审批过程中,往往涉及几个甚至十几个部门,手续繁琐、前后掣肘,甚至形成“连环套”。3月底,市政务大厅出台了《对外商投资企业设立一表制审批的办法》,打破常规、重组流程,把原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事项有机编排到审批流水线上。
以往,外商投资企业进入政务大厅审批时,需要分别到市商务局、发改委、工商局等6部门窗口办理手续,每个部门都需填写申请表,内容大多雷同,给办事者和窗口人员双方均造成重复劳动。如今“一表制”将原来总计填写的210多项内容压缩为29项,投资者只需在商务局一个窗口申报、填一张表、交一套材料。
以往,投资者需要一家一家地去审批机关办手续,“公章旅行”,如今由商务局窗口牵头、一个窗口录入信息,政务大厅组织联合办理,联合现场勘察,实行“一网式”审批,办理时间从原来的一个多月缩短为5天(不含立项审批时间)。
4月7日,太原市商务局窗口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进入审批流水线之后,根据企业第一次提交的基础材料,网络将自动生成各道审批程序所需的表格,实现信息共享,各窗口审批同时启动。其中审批材料为前置部门审批结果的,由前置部门向后续部门提供,不需要办事人员几头来回跑,待全部手续办妥后,一次性交付。
目前,德国西巴赫公司投资100万欧元、并成立分公司的审批进入了审批流水线。经办人———太原不锈钢生态工业园招商部负责人王静秋说:4月6日,我们递交了一张审批表和一套材料后,第二天商务局工作人员主动打来电话称,该环节审批已办妥。
此外,太原市政务大厅还成立“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免费为投资者提供前期咨询、太原市范围内的商务考察和全程代办等服务。
短评:复制“一表制”效应如何?
在省会城市中,太原市政务大厅较早地推出“一表制”审批新举,尽管目前仅局限于外商投资,但其效应却非同一般。
“一表制”使重复填表、“公章旅行”、层层审批这样一些投资者苦不堪言的经历成为“过去时”。清晰流程的背后是政府角色的准确定位,是行政审批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
“一表制”使部门之间实现共享资料,尽管从技术层面上这一点并不难办到。但面对投资者,是以部门权限为重、各自盘算,还是以投资事项为重、有机融合?实现后者,必须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否则一切都将停留在空谈。
哈尔滨开发区“一表制”出台之后,就有人发出了“一表制从开发区能走出多远”的疑问。在此,我们也不禁想问,走出政务大厅外,不管是条条的、还是块块的政府职能机构,复制“一表制”还有多少空间?尽管结果不得而知,但我们深感投资者对提高审批效率的期待还有很多空间。因为拓展、延伸“一表制”效应,以此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是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记者 杨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