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府建设>> 廉洁高效
 
两高发布意见 剑指10种新类型权钱交易受贿犯罪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08日   来源:新华社

收受干股属于受贿
“两高”明确:干股未登记转让以实际分红计受贿数额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记者田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8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国家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的,以受贿论处。

    所谓“干股”,是指未出资而获得的股份。在不少腐败犯罪案件中,以拿干股的形式行使隐蔽受贿犯罪行为的,为数不少。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干股应以受贿处理,分歧并不大。但对于收受干股如何计算受贿数额,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不十分清晰。

    据“两高”有关负责人介绍,8日发布的《意见》主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收受干股是否需要经过登记才可以认定,二是干股没有实际转让的情况下应当如何处理。

    对于第一个问题,“两高”有关负责人表示,刑事犯罪行为和民商事法律行为的认定上应当有所区分,刑事犯罪行为侧重于客观事实的认定,所以,《意见》明确,没有进行转让登记,但相关证据证明股份发生了事实转让的,也应当认定为受贿。

    对于第二个问题,“两高”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股权没有进行登记或者事实上转让的情况下,所谓的干股,只是名义上的干股,受贿人真实得到的是以赢利名义给付的红利,故应当以实际得到的好处即分红来计算受贿数额。

    据此,《意见》规定,进行了股权转让登记,或者相关证据证明股份发生了实际转让的,受贿数额按转让行为时股份价值计算,所分红利按受贿孳息处理。股份未实际转让,以股份分红名义获取利益的,实际获利数额应当认定为受贿数额。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相关链接
· 反腐亮剑——代表委员评述06年反腐败工作新亮点
· “两会”代表委员建言反腐败:斩断腐败之“根”
· 高检报告解读:2005 反腐败的数字惊雷
· 最高法加大审判公开力度 让司法公正“看得见”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