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消费者舒心便捷购物是消费升级具体要求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4-29 16:36 来源: 央广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导读】关于日用消费品降低关税的问题,争论多年没有定论。应该如何定义“消费品”的概念,也成为大家争论的焦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天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传递出的最新信息是:降税的消费品范围将逐步扩大。 

  央广网北京4月29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关于日用消费品降低关税的问题,争论多年没有定论。应该如何定义“消费品”的概念,也成为大家争论的焦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天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传递出的最新信息是:降税的消费品范围将逐步扩大。

  昨天的会议部署完善消费品进出口相关政策,将丰富国内消费者购物选择。特别引人关注的是,会议认为,增加群众购买意愿较强的消费品进口,促进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出口,有利于扩内需、保就业、惠民生,对推动国内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也有重要意义。会议确定,有关部门要在科学评估基础上抓紧拿出具体方案。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从近期一系列促进消费的举措来看,思路就是,用减税降费的方式,一方面让利于民,另一方面,居民消费需求被满足,通过消费量的提升,带动企业的发展,相关的税费总额并不一定减少,国家与国民都将是受益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认为,消费结构的升级对相关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策的出台不仅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也能就此推动国内厂商的经营变革:

  桑百川: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所提出来的一些政策主张,政策中的降低消费品的进口关税和相应的消费税和其他的环节税,扩大进口的规模,降低消费者的交易成本,这些都有利于适应中国人收入水平提高之后,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人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过去满足温饱型的消费,到现在更崇尚时尚型的、健康型的、还有提高消费档次的,这样的消费品的需求规模会越来越大,国内很多企业不能够及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以进口产品和国内生产的产品之间,它在竞争性和替代性的关系比较弱,也就是说大量进口满足这些消费者消费结构升级要求的消费品并不会大量挤占国内市场的份额,冲击国内的生产厂商,还有利于消费者需求的满足,所以是一举两得的事情。降低进口关税、费率同时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它也能够起到一个示范作用,就是使得国内的生产厂商,能够感觉到消费者的需求动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它在生产结构上也要做相应地调整,促进国内企业的转型升级。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有关部门要在科学评估基础上抓紧拿出具体方案。第一个就是对国内消费者需求大的部分国外日用消费品,于今年6月底前开展降低进口关税试点,逐步扩大降税商品范围。在以上涉及的消费品中,争议最大的就是如何定义“国内消费者需求大的部分国外日用消费品”。在这次会议中,并没有指出日用消费品与“奢侈品”的关系。应该如何来定义“国内消费者需求大的部分国外日用消费品”?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赵萍表示:

  赵萍:我认为可能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两个概念,日用消费品顾名思义就是每天使用的消费品,或者说使用频度比较大的,老百姓经常使用的消费者,像食品、衣着类、日化产品等等。那么对于奢侈品和日用消费品其实不是按照一个维度划分的,那么日用消费品其实它可以服务于不同的人,比如说对于中等收入阶层来说,它属于大众的消费品,而奢侈品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特别是极高收入人群来说,老百姓认为是奢侈的,极少使用的,但是对于极高收入人员来说可能有一些奢侈品,比如说高档的服装、箱包、化妆品等等,也是这些高收入人群的日用品,所以它的划分维度不同,对于什么是需求量比较大的,大众的消费品,我想可以做一个评估,比如说对于按照国家现有的五等分的这种收入的划分方法,对中等收入阶层,做一个抽样调查,看他们日常需要的是哪些品类、哪些品牌的商品,这样可以确定文件当中所说的大众的或者是需求比较多的日用消费品这个定义。

  如果属于奢侈品,但是用量很大,是否仍然会划归到这样一个范围中?赵萍认为:

  赵萍:现在奢侈品的定义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以往在收入水平低的时候,我们认为的奢侈的东西在现在已经变成了大众消费品,甚至是大众生活必需品,每天都需要。因此我认为,对于中国目前所说的这些奢侈品,其实可以划分为入门级、中级和高级,那么既是入门级和中级这些商品,很多在国际上是大众消费品,只不过是知名度比较高,我们现在的任务是把这些商品从所谓奢侈品当中剥离出来,去掉它“奢侈品”这个外衣,把它还原成真正的大众消费品。

  新政选择这个时间出台,又有什么样的目的?赵萍分析:

  赵萍:我认为主要目的是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在目前我们稳增长的大背景下,除了投资需要稳定之外,其实消费下滑的趋势也出现了,因此我们需要稳定消费的增长,但是要实现消费的增长,又是在现有分配体制的框架下,短期内能够见效,可能比较重要就是要把国外增速比较快的境外消费引流到国内,因此通过调税、便利消费者的购买等等这些渠道,使消费者在国内买到更便宜或者更方便购买到更便宜的进口商品,这样使得境外消费引流回来一部分。

  降税之后,能不能促进国内的消费零售端的价格出现下降?赵萍认为:

  赵萍:我认为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今年年初市场已经有所动作,因为连续几年我们国内的进口商品,特别是奢侈品价格坚挺的情况比较明显,但是这几年虽然价格比较坚挺但是销量呈现一个持续下滑的态势,因此今年年初奢侈品已经率先降价,市场对于国内的消费需求,对于境外消费引流回国内已经有所动作,而对一些跨境电商也加大了发展的力度,对于电商平台上进口商品的品类、品牌都在不断丰富,那么政府这次出台相应的政策,其实是在适应市场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适当去借力市场。进口商品可能存在通关的问题,还有就是税收方面的制约,这些举措进一步降低了进口成本,会使商品市场价格有所下降。这不是政府一方在行动,是整个市场大的趋势,我想政府的这种调价行为,就相当于进一步鼓励了进口商品经营者降价这种行为,对它们这种行为做一个回应,所以效果应该是比较明显的。

  对于未来增长的预期,赵萍表示:

  赵萍:首先从进口商品的增速来说,去年我们进口消费品的增速是14.9%,通过这种调低关税和企业进一步降价,我想,进口增速肯定会超过15%。那么在整个外贸也需要稳增长的情况下,特别是我们去年进口商品增速只有3.3%的情况下,进口消费品增速的提高,对于我们的外贸稳增长的效果也会特别明显。

  至于新政落地之后,这些境外产品的价格,又会是怎样的趋势?赵萍认为:

  赵萍:我认为未来大的趋势,应该是境内与境外差价变的比较小,其实为什么不是总价,就是说由于进口会存在一定的成本,比如说物流方面的成本,通关、关税等等这些成本,因此国内商品的价格可能会比境外稍微高一些,但是高的这个限度是比较有限的。如果消费者自己从国外带回来商品,去很费力地自己搞物流,和这种情况做对比,消费者认为国内购买更划算,这就对了。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分析说,这些举措与第一季度进口贸易明显滑坡有关,更重要的出发点在扩大资源优化配置的范围,不仅重视技术、装备、关键原材料等生产资料,而且也越来越重视境外生活资料的配置,这也与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要求相契合。

  一位接近决策层的人士透露,相关部门数年来一直都在酝酿调整消费品进口税率,但尚未拍板的原因包括,相关产品的降价可能会对国内同类产业竞争性品牌造成冲击,以及可能造成高收入者用较少的钱消费更多的奢侈性消费品,逃避较高的关税。

 

责任编辑: 周楠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