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催生经济增长新动能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10-20 09:21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我国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三季度增长6.9%。这是6年来我国季度GDP首次跌破7%。这一数据虽在此前预料之中,但仍引发各方关注。我们认为,前三季度,结构性指标向好,推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显现,中国经济稳中有进和稳中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下一步的关键是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预计随着二季度以来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逐步发挥效力,经济有望最快于四季度见底企稳,有望完成7%的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可以从三个纬度考察三季度的GDP数据。

    第一,6.9%得来不易。从国际对比来看,今年世界经济的复苏不及预期,总体上仍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之中,呈现出低增长、低物价、低利率、不平衡且振荡加剧的特点。IMF一年内四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8%下调到3.5%、3.3%,最后到3.1%。此时,我国GDP增速能够达到7%左右,已是不易。从自身来看,今年前三个季度GDP增速分别为7%、7%、6.9%,基本保持平稳,且仍在7%左右这一合理区间。

    第二,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从反映经济运行的其它指标来看,CPI前三季度同比上涨1.4%,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7%,不仅继续跑赢GDP,而且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比上年同期缩小0.03;新增就业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目标;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7%。从反映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指标来看,前三季度,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8个百分点;内需结构进一步改善;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为58.4%,比上年同期提高9.3个百分点;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经济、新动力加快孕育,网上零售额增长将近4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10.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高出4.2个百分点。

    第三,旧的增长引擎动力不足是导致第三季度GDP减速的主要原因。世界经济仍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之中,而且振荡加剧,再加上美国加息预期进一步强化,造成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许多国家货币贬值,我国产品出口面临困境;国内传统产业从去库存向去产能过渡,钢铁、水泥、建材等过剩行业增速下滑,制造业投资增长疲软,房地产投资持续减速。本世纪初10年经济黄金增长正是得益于出口、投资的双驱动,现在马达动力不足,就必须及时转换动力。

    今年以来,面对全球经济形势不明朗和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政府给出的应对手段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增加对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尽可能弥补传统增长动力不足。另一方面,着力催生经济增长新动能。仅在今年,国务院就先后70余次提及“双创”、互联网+、制造业2025等概念。李克强总理近日在《求是》发表文章指出,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要有基本依托,这个基本依托就是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动能。

    维持旧动力,催生新动能,双向发力有助于经济增速尽快见底企稳。当前,消费需求已经率先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在8月、9月连续加快。投资需求虽然还在下降,但是增速回落幅度也出现了一定减缓迹象。随着房地产销售端回暖逐步传导到投资端,以及一大批基建项目相继落实、国企改革措施推出、公司债务重组等稳增长措施逐步发力,GDP增速在第四季度有望回升。按照中国银行的测算,第四季度我国GDP增速能够达到7%。由于第四季度GDP在全年中占比较高,可以预期全年GDP增速亦可以达到7%。(方烨 王璐)

责任编辑: 方圆震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