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一步高人一招 积极推动民族工作创新
——2012年民委系统工作综述
在国家民委2011年度述职测评大会上,国家民委党组书记、主任杨晶对国家民委干部提出了新要求:“超前一步,高人一招。”这一要求推动了2012年民委系统工作:超前谋划,先试先行,精益求精,上下同心,圆满完成了2012年预定的工作目标,开创了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三项规划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11年,《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相继出台,进入实施阶段。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至此,国家民委“十二五”时期的三个重要规划全部出台。
这三个规划有如三驾马车,有力地拉动了民族地区,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今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成立兴边富民行动协调小组。国家民委为协调小组组长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为副组长单位;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等27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加大了兴边富民行动的落实力度。
据8月14日至15日在新疆伊宁市召开的全国兴边富民行动座谈会透露,2011和2012年以来,全国兴边富民行动专项资金达24.2亿元,超过前10年的总和。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使兴边富民行动真正达到了“强民固边”的效果。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将珞巴族、高山族、赫哲族、塔塔尔族等人口在30万以下的28个民族列入扶持范围,涉及2119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
按照“国家扶持、省负总责、地县落实、整村推进”的原则,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开局良好。8月21日至23日召开的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经验交流会上提供的数据显示,仅2011年,各省区已启动实施项目1800多个,安排扶持资金23.4亿元,规划实施取得初步实效。
《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等目标,旨在推动民族地区均衡发展,让全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先试先行
2012年11月,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公布了2011年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监测结果,按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民族八省区农村扶贫对象为3917万人,占全国农村扶贫对象的32%。民族地区仍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地区。
2011年岁末,国务院批准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明确国家民委为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工作联系单位,肩负着作为国家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计划中第一个启动的片区先试先行、探索经验的重任。
为了充分发挥好联系单位的作用,国家民委党组决定,从2012年至2016年,在国家民委系统选派约380名优秀干部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到武陵山片区相关市州和县市区开展工作。3月20日,首批77名联络员在京接受为期5天的培训后,奔赴武陵山片区各地开展工作。
3月,武陵山片区联系工作协调会在北京召开后,国家民委和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将有关情况向国务院汇报,回良玉副总理作出了重要批示。相关工作陆续展开:召开武陵山4省市民委负责人会议,研究部署联系工作;成立国家民委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联系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统计监测和干部培训;研究制定武陵山片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方案,切实抓好民族团结模范区建设。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扎实推进
今年1月,国家民委会同民政部、国资委相继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社区民族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民族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社区、进企业。
9月11日,全国社区民族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就做好社区民族工作进行了总结、交流和部署。
系统总结和梳理近年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于6月26日至27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召开。这是一次高规格的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作出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
贾庆林在批示中指出,创建活动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的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要总结经验做法,培养、树立和推广示范典型。
回良玉要求,要把创建活动与激发少数民族积极性、保障和改善民生相结合;把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化解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任务;把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民族领域的社会管理创新。
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蒸蒸日上
6月7日至7月6日,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文艺会演参演剧目主题突出、民族特色浓郁、地域特点鲜明,同时又极具现代气息,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36个代表团、56个民族6700余名演职人员参加了本届文艺会演,参演剧目41台,共演出94场,均创历届之最。
5年一届的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成为宣传和展示我国少数民族文艺事业成就的舞台和窗口。
而9月19日举行的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颁奖典礼,则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领域的最高奖项。获奖的25部作品,既有对各民族历史命运的关照,也有对各族人民现实生存尤其是对农牧民生活的多维度开掘和表现,集中展示了2008年至2011年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成果。
回首即将结束的2012年,民族工作始终坚持“超前一步,高人一招”的理念,谱写了民族工作的又一篇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