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环境保护
 
水源地筑生态防线 北京05年建成20条清洁小流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2月18日   来源:北京日报

    清澈的山泉水缓缓流淌,岸边环境整洁优美,这样的景致出现在曾经被垃圾和污水破坏了的怀柔神堂峪小流域。像这样的清洁小流域,北京市2005年建成20条,为京城水源地构筑起一条条生态防线。

水源地保护区建起“三道防线”示意图

    怀沙河位于怀柔水库的上游,村民王德文家的民俗旅店就挨着河边。春节期间,他家的小旅舍每天都要接待三四十人,而他再也不用为大量的垃圾和污水犯愁了。2005年开始的清洁小流域建设帮他解决了这些问题:垃圾随时有专人回收送到封闭垃圾站,而他家的屋后,就是小型污水处理站,排到河里的,全是达到国家一类A级排放标准的清水。

    北京市地表水源集中在山区的密云、怀柔、官厅三大水库,目前共有5.4万人居住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为解决水源区农村、农民的水污染问题,北京市水务部门在水源地保护工作中,实施“污水、垃圾、厕所、环境、河道”五项同步治理。2005年共建设清洁小流域20条,建污水处理设施39处,改造2.6万个农厕,建垃圾处理设施92处,治理水土流失220平方公里。

    据了解,在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基础上,北京市将在水源保护地构建“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位于人口相对稀少的远山,这一地区将逐步封山禁牧,减少人为活动,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第二道防线在人口相对密集的浅山丘陵,这一地区将集中治理农村污水、垃圾问题,做到达标排放;第三道防线范围在洪水形成的河道“蓝线”范围内和湖库周边地区,为保护库边、河边、渠边、河口,将减少人为扰动,恢复景观生态。

    清洁小流域建设,使水源地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有效保护了水资源。密云水库水质保持在二类地表水质标准;官厅水库水质由超五类改善到五类,其中三家店闸由四类改善到三类;水土保持各项措施年减少入库泥沙36万吨,减少农村入库污水300万吨;水库上游地区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节水灌溉,年节水1000万吨。

    据了解,北京市2006年将继续建设10条清洁小流域,完成水源区100个村的环境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记者 闫雪静 通讯员 郑秋丽)

 
 
 相关链接
· 北京出租车奥运前全换环保型
· 北京食品办严密监测奥运食品定点供应基地环境
· 北京采取措施加强对电动自行车废旧蓄电池的回收
· 解振华:努力改善水环境质量 建设碧水蓝天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