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福建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05年度《福建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福建省生态环境、水环境、城市空气质量的总体情况。目前,福建省环境质量喜中有忧,总体形势虽然不错,但局部污染仍然严重。
生态环境名列全国前茅
《公报》显示,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福建省生态环境质量名列全国前茅,全省森林覆盖率62.96%,位居全国首位;城市园林绿化面积2.72万公顷,城市公共绿地面积0.59万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16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01万公顷,绿化覆盖率36.11%,建成区绿地率33.08%。
部分水域水质差
《公报》显示,2005年福建省水环境状况总体良好,全省12条主要水系达到和优于三类水质标准的断面所占比例为89.4%,明显高于全国7大水系的平均水平和周边省份河流。但是由于受生活污水的影响,福建省城市内河污染仍较严重。部分水库及城市湖泊仍存在富营养化现象,近岸海域水质污染也较严重。
据《公报》透露,闽江中的沙溪和干流南平段,九龙江中的北溪龙岩段、北溪漳州段、西溪和河口段的水域功能达标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交溪、霍童溪、晋江和漳江最好,1至3类水质所占比例均为100%;敖江、木兰溪和汀江1至3类水质所占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龙江水质最差,1至3类水质所占比例仅为27.8%。
在主要湖泊水库中,福州西湖由于总氮超标,水质仍为劣五类;厦门筼筜湖水质仍为劣四类海水水质。
在近岸海域海水中,全省一、二类海水水质占55.4%,三类海水占10.8%,四类和劣四类占33.8%。一、二类海水水质所占比例较上年提高了23.1个百分点。
福建省城市内河水质污染比较普遍,水域功能达标率虽较上年提高7.8个百分点,但仍仅为50.3%。
室外空气不错 室内污染突出
《公报》显示,2005年福建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仍保持优、良水平,全省23个城市空气质量基本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但是,酸雨污染仍普遍存在,污染范围与强度与前年基本持平。
全省23个城市中,武夷山、福鼎市空气质量最好,达到一级水平;三明、龙岩市空气质量为三级,其余城市达到二级标准。三明市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超标,龙岩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超标。
据环保部门开展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表明,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仍较突出,在各项污染指标中,甲醛和二甲苯超标较为严重,超标率分别为52.5%和56.6%,苯和甲苯的超标率分别为5.6%和35.5%。(吴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