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环境保护
 
两院院士大会学术报告中循环经济成为“关键词”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7日   来源:经济日报

    循环经济已迅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之一。记者注意到,在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上,几十个学术报告中竟有十几个与循环经济相关,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牵动着院士们的心。

    工程科技支撑循环经济

    “我国每年生产各种化肥大约4400万吨,这些化肥施放到地里,真正能够被植物吸收的还不到一半。假如化肥的利用率能够提高10%,每年就可以给农民节约200多亿元。”这是与记者谈及循环经济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金涌算的一笔账。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追求充分、重复、循环地利用资源,优化利用能源、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重视环境污染的源头防治与生态保护,实现效率和利润的最大化,做到资源、能源、环境和效益“四赢”。金涌介绍说,随着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日益紧迫,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认同。他同时强调,“循环经济要求构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如果缺少先进的工程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循环经济的理念再美好,也将成为海市蜃楼,难以实现。”

    殷瑞钰院士认为,包括冶金、化工、建材、石化、造纸、食品加工等流程制造业的生产过程均表现为:输入源头是大宗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能源通过功能不同的工序串联作业、协同运行,生产出大量的产品、副产品,用作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排放物、废弃物。随着理念的转变,技术的进步,流程制造业有着减量化的巨大潜力,不同流程制造业之间有时存在着互为依存的产业生态链,也存在着消纳和处理社会大宗废弃物的机会或潜力。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流程制造业既是支柱产业、基础产业,同时也应是推进循环经济的优先切入点。

    钢铁业发展循环经济大有可为

    殷瑞钰院士在这次大会上有一个学术报告,名为“关于新一代钢铁制造流程的命题”。“从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发展历程看,基本上是‘大量开采—大量生产—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而我国的国情是:冶金资源相对贫乏、铁矿石品位低、水资源严重匮乏、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等,这些因素决定了我们不可能这样长此以往地发展下去。此外,我国钢铁企业的布局特点是靠近城市,钢铁工业能否可持续发展,钢铁企业的社会友好职能的开发与应用将是至关重要的。”殷瑞钰说。

    他介绍,发达国家的钢铁企业也走过从污染排放物的末端治理到减少排放物等的源头治理,进而到清洁生产、绿色制造的积极源头治理,再到循环经济,即将社会制造生产链与生态工业链相结合的过程。“但我们应该突出后发优势,尽量避免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老路”。

    殷瑞钰认为,纳入循环经济的未来钢铁企业应该有三种功能:一是冶金材料生产功能:通过新一代生产流程的构建,新一代钢厂模式的确立,质优、价廉、清洁地生产钢铁材料,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是能源转换功能:钢厂不仅要质优、价廉、清洁地生产钢铁产品,而且还要发挥其能源转换功能。钢厂是可以转化能源的————提供大量的低硫煤气、富氢煤气、富CO煤气等,用于发电或作为化工原料,甚至探索转化为氢气;钢厂也可为社会提供热水和蒸汽等。

    三是大宗社会废弃物的消纳、处理功能:如废钢,现在中国钢铁业年处理废钢已近4000万吨,15至20年后也许可达到近亿吨;又如,废塑料处理后喷进高炉或压进焦炉可作为一种能源的补充,1吨等于1吨油的热值;再如,废轮胎可用钢厂的液氮来脆化、磨碎、分离处理;还有生活垃圾、社区污水等,可以通过钢厂的生产流程来消纳、处理等。综合这些功能,钢铁工业可以成为未来生态工业链或某些区域循环经济中的重要一环,未来新建的钢铁基地将可以成为循环经济的示范区。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清华大学热能系倪维斗院士是这样理解循环经济的,他说“循环经济在经济形态上的表现,本质上要求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使人类的活动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

    倪维斗强调,这是人类社会要生存、发展下去所必须采取的措施。要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来观察我国各种能源应担当的主要责任及其定位。他在“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物质能利用创新模式思考”报告中提出“针对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可生物质能在我国的利用大有可为,但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尤其是农村的实际来找出农业、林业废弃物的合理用途,千万不能照抄一些情况完全不同的国家的做法”。

    在生物质能和现有能源利用的战略思维上,他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应用生物质颗粒化技术把农村用于炊事和采暖的散煤替代出来,用于高效、低污染的大电厂。另外,在我国,燃煤工业锅炉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每年燃煤工业锅炉所消耗的煤炭达4亿至5亿吨,而利用效率却低于大电厂25至30个百分点。减少这一部分煤的高污染、低效率的消费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能切入点,其节能的效果在整个能源使用中是有很大份额的。作为替代燃料,生物质用于分布面广、容量小的低参数工业锅炉也是最合适、最合理的。

    最后,倪维斗提到能源利用千万不要各种能源“各唱各的戏”,我国需要制定整体的能源战略,必须把合适的东西放在合适的地方,给合适的终端用户合适的燃料,给合适的消费群体提供合适的能源服务。(曹红艳)

 
 
 相关链接
· 北京将开展家电回收等6大“变废为宝”示范项目
· 专家提出:循环经济的内涵应包括消费模式的改变
· 我国化工行业已具备实施循环经济基础
· [院士大会]4人获陈嘉庚奖 工程院倡17项节约工程
· 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出版发行
· 发展改革委:国家将从七个方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