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0月17日电(记者 黎昌政)我国将在餐饮经营单位全面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对餐饮单位进行食品卫生信誉度评价。今年12月底前,全国95%以上的餐饮单位将实行这一制度。
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17日在武汉召开的全国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现场会上表示,量化分级管理可以提高经营者的诚信意识和自身管理水平,将卫生执法力量的重点投入到卫生信誉度较低的餐饮经营单位,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日常监督检查效率,还有助于发挥社会和消费者的监督作用。
卫生部自2002年开始实施量化分级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有些地方没有全面推行。各级卫生部门将在12月底前对95%以上的餐饮单位实施量化分级,部分地区实行量化分级的比例将达到或接近100%。
根据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制度,卫生部门将主要根据餐馆基础卫生设施和卫生状况,评定A、B、C、D四个食品卫生信誉度等级,4个级别相对应的食品卫生信誉度依次递减、风险等级依次增加。有关部门将强化对风险性较高和食品卫生信誉度较低单位的监督检查,同时建议消费者尽量到风险性较低、食品卫生信誉度较高的餐馆就餐。
目前,全国餐饮单位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实施率较高的省份是北京、山东和四川。
卫生部:年内集体食堂和城市餐饮单位须全部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
新华社武汉10月17日电(记者 黎昌政)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17日在武汉召开的全国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现场会上表示,集体食堂和县城以上城市餐饮单位年内必须全部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
采购索证制度是食品进货第一道关口的关键环节,既可以解决不合格食品的溯源问题,又可以控制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进入餐饮环节。陈啸宏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利用今年8至12月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契机,通过努力,使集体食堂和县城以上城市餐饮业100%建立索证制度。
卫生部要求,全国各级卫生部门,要把小餐馆、学校食堂作为重点环节,把农村作为重点地区,切实加强薄弱环节的食品卫生监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强调属地管辖,一级政府保一方平安,各地要定时间、定任务、定人员、定措施,分解落实责任。对无证经营要求查处率达到100%,餐饮单位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自今年8月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来,截止到10月10日,全国各级卫生部门对42.5万余家县城以上餐饮单位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进行了检查,有30.5万余家建立了原料进货索证制度,比例为71.6%。餐饮索证制度建立率较高的3个省份是北京、河北和内蒙古。

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摘要)
……
全面实施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学校、建筑工地、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和小型餐馆的食品卫生监管;严格推行餐饮业原料进货索证和验收制度,严厉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工业用盐或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到今年年底,彻底解决县城以上城市的餐饮经营单位、食品摊点无证照经营的问题;食堂和县城以上城市的餐饮经营单位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杜绝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行为。(卫生部门牵头)
卫生部关于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量化分级试点工作的通知
为了推动公共场所规范化管理,提高公共场所监督管理工作水平,在总结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量化分级工作的基础上,我部决定在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量化分级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河北省公共场所两年内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
从今年起,河北省公共场所将在两年内全面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进一步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水平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