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月改革动态
(2008年1月1-15日)
一、改革总体部署
胡锦涛同志要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1月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新年茶话会。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指出,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对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业。我们要对改革开放进行系统回顾总结,以生动的事实、伟大的成就、成功的经验对全党全国人民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决心和信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胡锦涛同志深刻阐述改革开放宝贵经验。《求是》杂志第1期发表胡锦涛同志《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署名文章。文章重点阐述了党的十七大总结的我国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文章指出,“十个结合”生动阐明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其中,前三条是管总的,揭示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第四条到第七条,分别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真谛;最后三条,则强调了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保持国内社会政治稳定、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对改革发展的保证作用。
——第一个结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强调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在于我们既没丢老祖宗、又发展老祖宗,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发挥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作用,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
——第二个结合,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强调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在于我们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教育和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辩证关系和重大意义,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动和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中牢牢站住了、站稳了,并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
——第三个结合,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强调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在于我们坚持了人民创造历史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紧依靠人民,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人民中凝聚力量、吸取智慧,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得到人民充分信赖和拥护,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第四个结合,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强调我们在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时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好实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第五个结合,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又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为改革开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
——第六个结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重视物的发展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重视人的发展即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七个结合,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效率来促进发展,又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八个结合,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高度珍惜并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始终站在国际大局与国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问题,思考和制定中国的发展战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九个结合,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大力推进改革发展,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坚持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十个结合,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紧紧围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推进党的建设,又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国有经济改革
要求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二是,不断提高持续盈利能力。三是,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四是,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五是,保障生产安全。六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七是,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措施包括:一是,树立和深化社会责任意识。二是,建立和完善履行社会责任的体制机制。三是,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四是,加强企业间交流与国际合作。五是,加强党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领导。
三、财政体制改革
鼓励政府优先采购国内自主创新产品,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进口产品行为。近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财政部制定并发布《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管理办法》和《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明确鼓励政府优先采购国内自主创新产品,并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进口产品行为。其中,《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管理办法》旨在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鼓励、扶持自主创新产品的研究和应用,规范政府首购和订购活动;而《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则旨在推动和促进中国自主创新政府采购政策的实施,进一步规范进口产品政府采购行为。
四、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建设
健全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1月3日,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通知》重点明确了5个方面的要求。其中,要求通过深入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完善建设用地储备制度,合理确定出让土地的宗地规模,严格落实工业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强化用地合同管理,优化住宅用地结构等措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健全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
五、地方改革
广西壮族自治区取消或认定不属于行政审批项目691项。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许可项目目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含确认、登记、备案)目录》。两个目录显示:经清理,广西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768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707项,取消或认定不属于行政审批项目691项,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取得重大进展。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结束后,广西的行政审批项目特别是非行政许可审批的办结时限得到了明确:确定为当场办结的行政许可项目有15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有83项。行政审批权限得到了下放:两个目录确定审批权限下放的行政许可项目155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63项;对依法由自治区、地级市、县级三级实施的行政审批,确定下放部分审批权限的行政许可项目有75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有1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