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扩大国内需求 促进经济发展>> 各地动态
 
广西经济工作会议上郭声琨辩证看待"危"与"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2月26日   来源:人民日报

    在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想象中应弥漫着沉重气氛。然而,在12月25日结束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记者感受到的,却是一种辩证的思维与理性的进取。

    在这里,人们既看到“危”,但也清醒地看到“机”。

    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在讲话中对此所作深入分析,就折射出“危”中求“机”、难中奋进的深邃视野。他的基本判断是,对广西而言,尽管面对极为严峻的挑战,但总体上仍是机遇大于挑战。

    郭声琨从7个方面一一分析了构成“机遇”的有利因素。他谈到,广西正好抓住这一机会,对接好国家的产业走向与布局,大力加强基础建设。而正在全力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服务于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广西,现代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恰恰是亟待加强的“瓶颈”。郭声琨对在当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一连列举了4个“有利于”:国际能源资源和资产价格的趋降,有利于缓解物价上涨的压力及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有利于增加能源原材料等紧缺产品的进口并大大降低成本;有利于引进高新技术;有利于利用广西区位、政策、产业等优势拓展以东盟合作为重点的发展空间。

    自治区主席马飚则提醒大家,既要充分认识到明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广西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但同时也是蕴含着重大机遇的一年。他认为,金融危机的冲击,正是广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良好时机。他运用数字具体分析说,明年广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6000亿元,增长62%;其中技改投资1500亿元,为历年之最,增长135%。按照这个投资概算,广西所产的钢材和水泥仅及用量的一半。也就是说,广西今后的大规模建设,不但能助推广西,还能带动周边的市场需求。

    前所未有的困难,前所未有的机遇,瞬息万变的时势,对执政者和企业经营者都是一个重大考验。“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也是锻炼人和提高人的难得机遇啊!”百色市委书记刘正东的体悟,给人很大启发。

    刚从国外考察归来的广西鱼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义则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今年,该公司通过调整经营战略,实施水泥“上山下乡”工程和开拓安哥拉等5个非洲国家的市场,不仅在广东广西市场销售水泥330多万吨,而且每月还出口水泥10万吨。目前,该公司产销两旺,“没有1吨水泥库存”,销售收入“逆势上扬”。由于回款较好,11月该公司的员工每人还多发了170多元补贴。现在,他们正瞄准美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新机遇,准备大举进攻美国市场。

    “办法总比困难多,机遇总比危机多。”这种积极的态度,激发了大家的热情,给大会带来了勃勃生机。在分组讨论中,在餐桌交谈时,自治区、市、县三级党政领导渐成共识:今后要在困境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关键是要善于把握和运用好机遇,尤其要从“危”中找“机”,变“危”为“机”,要奋发有为,以“为”化“危”,以“为”求“机”。

    此外,就如企业家出身的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邓于仁所提醒、并被广为认同的,明年和今后的大规模建设还应有一个“确保”,确保广西明年动工的4418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工程,都能成为优质工程、安全工程、阳光工程和廉政工程。

    置身这种热烈的氛围中,记者顿生感慨:“年岁”半百、人口半亿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正不断走向坚定成熟和科学理性……    (记者 郑盛丰 庞革平)

 
 
 相关链接
· 广西开展违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专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