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互动>> 建言议政
 
福建建立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净化市场让农民得实惠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15日   来源:经济日报

    自2003年起,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药品监督网络试点工作,到目前为止,全省已经建立了覆盖100%县(市)、100%乡镇和75.07%行政村的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农民形象地把这一网络称之为“阳光网络”,认为它管住了药品供应渠道,从源头上保证质量,确保了农民用药安全。

    让农民用上放心药

    “农村用药难,用好药更难”这话一点不假。据统计,我国70%的人口在农村,而全国18万个药店,农村拥有量不足30%,一些地区的乡村诊所、卫生室是从个体药贩手中购进药品。农村地域广阔,药监部门的执法力量却有限,如何对农村药品市场进行有效监管,是令药监部门头疼的一大难题。监督网的建立,解决了这一难题。据介绍,在药品监管网络建设上,福建的具体做法是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县、乡、村三级药品监管网络,县有药品监督员、药品协管员,乡(镇)村有巡查信息员,把监管的效能和机制延伸到最基层,切实做到辖区内药品监管无盲区。目前全省药品监督人员、协管人员的数量已经达到7700多人。这些协管人员了解农村情况,能够及时反映农村药品市场的“风吹草动”,成了药监部门的得力助手。据统计,目前全省县、乡(镇)、村三级协管人员举报案件数达到506件,占全省案件总数22.05%。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延伸了监管触角,使药监部门更加“耳聪目明”,违法违规案件得到及时有效查处。

    78岁的渔民林依水家住福建连江县一个岛屿村,到县城要渡海,交通极不方便。老渔民说:“过去生病多数是熬着,熬不住就抓几把草药煎来吃。那时药店卖的药让人不放心,价格也高。现在好了,政府搞了‘阳光网络’,我们买药就放心多了。我儿子在海口给我买的这种药一盒是7元,我们这里是6元,更便宜。”

    五种创新监管模式

    在建立农村药品监督网络试点中,福建省各级药监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摸索监管新模式,使假药劣药和不法药贩处在监督网络的“探照灯”下。

    这五种创新模式分别是:

    政府牵头式——全省70%的县(市)由县政府成立农村药品监督网络领导小组,乡镇政府成立药品协管办公室,乡镇分工领导牵头负责,提供专门办公场所和经费。

    部门联手式——为了解决药监人手少难题,有的药监部门从工商、公安、卫生等部门以及消费者协会中聘请药品协管员,较好地承担起协同监管任务。

    基层依托式——在县以下没有药监机构的情况下,县(市)依托乡卫生院或计生服务站,聘请乡镇卫生院领导或计生人员为药品协管员。由于计生、防疫网络本身健全,可以一插到底,能较好地协助乡村药品市场的监管。

    “两网”互动式——有的县(市)把农村药品供应的负责人聘请为药品协管员。把协管的责任与药品供应的利益较好地捆在一起。

    企业自律式——有的县则把当地药品经营企业组织起来,成立企业自律委员会。各企业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监督,较好地解决了基层药品监管“剃头挑子一头热”的问题。

    新模式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该省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内涵,农民用放心药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和供应网络这“两网”互动,加大了基层药品质量的检查力度,规范了农村药品市场的进货和供应渠道,从源头把住药品质量关。

    受益的不仅仅是农民

    药品监督网的建立和发展,不但农民得到实惠,药品市场得到净化,相关部门也受益匪浅。

    连江县医药公司总经理陈爱卿说,作为县级药品供应网的主渠道供应商,为保证药品的质量,供货及时到位,最大限度让利百姓,公司已先后投入80多万元修建改造多个药品仓库、添置配送药车辆,用药单位只需一个电话,24小时内,药一定送到用户手上。今年3月份以来他们已对1000多种药的价格实施下调,降幅为29%,预计将让利100万元给社会。有人说,医药公司的净利润下降了,其实不然,3月份以来,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已从去年的50%上升到80%,第一季度的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150万元。随着市场的有序和净化,公司的营业额还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长远看,公司不是亏了,而是赚了。

    多年来,乡镇卫生院“以药养医”是众所周知的秘密。现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执行药品统一的配送价,“水分”被挤了,医院是否亏了呢?许多乡(镇)卫生院普通反映说,试行配送药价下降了,可药品销售额却增长了15%,门诊人数和住院人数也大幅增长,配送药下乡,使药品采购“阳光化”,既还了卫生部门一个清白,也给了农民一个明白,医院的收入不但没减少,还增长了不少。

    最终实现“无缝覆盖”

    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局负责人表示,为了农民用药安全,该省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扩大药品监督网络覆盖面,今年,各地乡镇级农村药品监督网络的覆盖面要达到100%,行政村的农村药品监督网络的覆盖面达到80%以上,最终实现“无缝覆盖”。

    业内专家认为,首先要多方协作,实现网络建设的社会化,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将“两网”建设纳入当地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把“两网”建设作为药品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与卫生、公安、工商等部门的协调,多方参与,努力构建覆盖面广、运转有效的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加强阵地建设,争取每个乡镇成立“协管员之家”,作为活动开展的场所。建立协管激励机制,对聘任的药品协管员进行定期考核,安排专项举报奖励经费,对提供有价值信息和案源的协管人员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同时,多方筹措资金,进一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另外,建立例会制度,县级稽查人员实行分片负责,加强与协管人员联系沟通,定期通报药监动态,及时受理协管人员的举报。(陈煜)

 
 
 相关链接
· 食品药品监管局:零售药店明年起不得出售9类药品
· 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
· 上海市药品再次降价 1784种药品平均降价8%
· 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药品特别审批程序》
· 发展改革委:将对维C等21种药品从出厂环节定价
· 长春:“平价药房”为百姓带来了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