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互动>> 建言议政
 
新华日报评论员: 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8月30日   来源:新华日报

    《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公布实施和22个专项预案印发施行,标志着我省应急预案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通俗讲就是预先制定的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方案。一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就可以根据方案,及时启动相关应急机制进行有效应对。从近年来应对非典、禽流感、矿难、强台风、旱涝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中,人们对这一名词逐渐由陌生变得熟悉起来。

    面对不断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如何科学应对和及时有效地加以处置,是摆在当今各国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加强经济社会的综合预测预警,建立相关的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

    总体预案是全省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编制和实施《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制,对于政府增强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全面履行政府职能,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对客观规律的理性总结,也是一项制度创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

    近年来,根据国务院部署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将应急管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取得了良好成效。各级政府在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反应更加迅速、决策更加科学、处置更加有效、保障更加有力、重建更加有序,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了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全省公共安全形势总体平稳、趋向好转。但也要看到,我省应急管理刚刚起步,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公共安全面临的新形势不相适应。

    健全“一个体系”、完善“两个机制”、提高“三种能力”、强化“四项保障”,是“十一五”期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思路。应急预案的发布和实施,使我们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有了总的行动纲要和有效的处置原则,在健全“一个体系”即形成多层次、广覆盖、衔接配套、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体系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要把各项应急预案全面落到实处,真正建立起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应对处置能力,还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尤其要强化信息平台建设,为应急处置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保障;强化应急资源整合,为应急处置提供物资保障;强化应急队伍建设,为应急处置提供人力保障;强化研究开发,为应急处置提供技术保障。

    研究表明,当一个特别重大的突发事件发生以后,一级等着一级下指示决定怎么办和各级组织及广大职工自动按照预案启动,二者效率要差300多倍。这差距,意味着多少生命和财产。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各级政府责任重大、责无旁贷。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应急预案在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各类应急预案。

    居安思危,思而有备,就能化危为安。面对各种危机和挑战,我们将更沉着;创建和谐社会,我们将更有信心。

 
 
 相关链接
· 浙江举行突发公共事件消防处置演练
· 湖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正式发布
· 解读《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 湖北省政府审议并通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 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 上海召开常务会通过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