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互动>> 建言议政
 
汪恕诚:加快解决现存的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21日   来源:经济日报

    一口小水窖,对于甘肃省定西市的农妇贾信来说,就意味着有了“生命之水”,一家人再也不用喝关川河里的苦咸水。

    在甘肃采访期间,记者每到一处,都要问当地的农民:“这水好不好喝?”印象最深刻的回答有两个,一是贾信发自内心的回答:“这水可甜着呢!”一是定西农民马志超正在城里上高中的儿子犹豫之后的回答:“好喝,但没有学校的自来水好喝。”

    实现一个转变:从饮水解困到饮水安全

    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说,发展中国家80%的发病及死亡与水有关。我国通过饮水发生和传播的疾病有50多种。要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最好的措施就是使所有人得到安全的饮用水和合格的卫生条件。

    农村供水工作的重点正悄悄转变。

    水利部资料显示,2000年国家启动农村饮水解困项目5年间,中央安排国债资金及地方政府投入和群众自筹共投入222亿元,使6700多万农村人口告别饮水困难问题,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任务,农村供水工作由饮水解困向解决饮水安全转变。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明确了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将农村饮用水分为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分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进行评价。在水质方面,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的为安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的为基本安全;在水量方面,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升至60升为安全;20升至40升为基本安全;在方便程度方面,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安全,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基本安全;在保证率方面,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

    “十一五”一个目标:解决1.6亿人饮水安全问题

    去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根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将原定“十一五”时期解决1亿人饮水安全的目标提高到1.6亿人,决定用10年时间基本解决3.23亿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目前,各地已经纷纷启动或加快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甘肃省在“十五”期间,共建成各类饮水工程26.21万处,完成投资19.461亿元,解决了540.47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

    湖北省去年启动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今年年底前65万农民将能饮用上安全水,安全饮水工程在建项目覆盖了16个血吸虫病重疫区县和70个县市区。

    山东省最近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规划解决全省饮水安全问题人口326.51万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供水工程总数为3555处,工程投资近亿元。

    山西省委、省政府把解决全省2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列入了今年为民办的12件实事之一。山西省水利厅供水处副处长郭新禧告诉记者,山西已建成各类饮水安全工程710处,完成投资3.54亿元,有98.7万人从中受益。

    提出多种思路:因地制宜谋实效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说,保障饮水安全是当前全国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水利部将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水安全问题。

    由于各地实际情况差异较大,水利部门提出多种思路:对离城镇较近地区,提倡通过延伸城镇已有的供水管网来解决。对离城镇较远、人口稠密的地区,兴建适度规模的跨村镇联片集中供水工程。对于居民点分散、水源规模较小的地区,兴建单村集中供水工程。对在供水成本较高的地区,特别是高氟、高砷、苦咸水等难以找到良好水源的地区,采取特殊水处理措施,兴建集中供水站分质供水。

    在资金保障方面,汪恕诚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政府投资为主,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农民投工投劳,但要防止加重农民负担。中央资金将对中西部地区重点扶持,东部发达地区应利用自身财力,加快解决现存的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万建民)

 
 
 相关链接
· 山东为1400万农村居民“换水”力保饮水安全
· 湖北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提速 5年内将惠泽1609万人
· 国务院批复珠江调水方案 首保澳门珠海饮水安全
· 水利部部长谈农村饮水安全从"有水喝"到"喝好水"
· 我国制定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