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互动>> 建言议政
 
人民日报:西部地区推进技术创新的现实选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29日   来源:人民日报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技术创新的关键性作用日益突出,以技术创新推动工业进步和产业升级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基本主题。长期以来,创新能力较弱,尤其是技术创新滞后,成为西部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瓶颈制约。由于经济欠发达,西部地区提高创新能力、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路径。具体地说,关键是做到“三个结合”。

    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是提升创新能力的两种重要路径,不同的区域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创新要素水平加以选择。一些地方的实践证明,引进消化吸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缩短与发达地区差距的一条捷径。西部地区的工业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无法与发达地区相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正确实施引进消化吸收,既能降低技术创新的成本,又能缩短技术进步的时间,较快地提高区域竞争力。应当明确的是,引进消化吸收仅是经济发展初期为加快发展速度、节省发展时间所采取的一种方式,要解决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推动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自主创新是根本出路。只有通过自主创新,西部地区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因此,西部地区在推进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一方面应注重采用引进消化吸收的方式,尽快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另一方面应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加快推进增长方式转变。

    市场机制与政府主导相结合。西部地区由于市场化进程较为落后,在发展中更需要强调以市场调节为主,树立市场意识,推进体制创新,营造适宜技术创新的大环境。应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形成和巩固。但也要看到,仅仅依靠市场手段是不够的,还必须发挥政府在推进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在具体方式方法上,既要适应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又要注意与市场手段相契合。为此,地方政府应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促进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同时,大力发展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技术创新中介服务,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

    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制约,西部地区推进技术创新,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既注意整体推进,又注意重点突破。应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以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在全面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总体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围绕西部地区的重点产业、特色产业、优势学科,重点选择一批应用面广、带动力强、产业关联度大的共性技术和高新技术,集中力量进行联合攻关,尽快实现突破,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西部地区是我国战略性产业较为集中的地区,按照国家战略需要和世界科技发展规律,选择其中的关键性技术领域(如航空、航天、电子等)进行重点支持,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同时,西部地区也有不少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以及已经具备较强实力的企业。这些产业、产品和企业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和西部相对贫瘠的基础上,以其特有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发展起来的,因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实践证明,优势行业的骨干企业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直接承担者,以这些企业为依托带动整个行业和整个地区的工业化,是西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切入点。(王舒宇)

 
 
 相关链接
· 商务部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支持力度
· 西部地区3年新建改造“星光老年之家”近7000个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的通知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领导小组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