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互动>> 建言议政
 
每日一评:让“赤脚医生”扎根 不浇“水”哪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2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  新华每日电讯4月24日刊登张慧撰写的“每日一评”《让“赤脚医生”扎根,不浇“水”哪行》,全文如下:

    政府花钱买服务,乡医自比村干部。南京江宁的一项“惠医”政策,让54岁的王乡医喜上眉梢。相比以前每月四五百元的收入,800元“月薪”让老王享受了一把“村干部”级待遇,更让他看中的还有“稳定感”(新华社4月23日报道)。

    农民看病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不少地方仍比较严重。九亿农民的头疼脑热,不能都指望进城,自然离不开乡村医生。

    我们也为老王高兴,因为这“薪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制度性变革的开始。长期以来,由于待遇、“名分”等问题,广大农村仍处于缺医少药的状况。每年毕业的数十万医学专业人才,一方面在城里“挖门子弄窗户”也难挤进大医院,一方面却没几人下乡。而在农村,现在连“赤脚医生”都快“穿上鞋”走光了。

    据统计,到2005年年底,我国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村医生或卫生员仅为1.05人。到2003年底,全国乡镇卫生院,有大学本科学历者占1.6%,有大专学历者占17.1%。这哪行啊?

    当然,这点“薪水”也许还微薄,对大学生难说有多大吸引力。由此,我们想到另一资源,据说城里有大量的“专业人员”一时还没取得“医师资格证”。能否先设立一种“乡医资格证”,吸引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进而让这种“上山下乡”的经历,成为将来考证的加分因素。相信不少人会有兴趣。

    也许,他们将来还会再进城——虽不一定能做到天长地久,但毕竟我们曾经拥有。足够了。 

 
 
 相关链接
·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会议 建立新型农村医疗
· 福建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行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
· 四位保险专家就保险业填补农村医疗市场空白答问
· 福建省九县市进行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试点
· 浙江杭州市西湖区对农村困难家庭试行医疗救助
· 安徽农村医疗救助造福困难群众 2006年推向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