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静林]今天我们作了很好的交流,有些问题对我们是一种启发,更是一种鞭策,激励我们今后将工作做得更好。政以财立,国以财兴。国家的日子,说到底就是老百姓的日子。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无论是咱们国家的大日子还是每家每户的小日子,都会越过越富裕,越过越舒心,越过越红火! [03-08 16:37] |
[主持人]现在财政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工作做得挺好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支出关注民生,给老百姓作了不少好事。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支持民生的政策出台,让大家都过上更好的日子。我想这位网友说出了大家的共同想法。由于时间关系这次访谈就要结束了,感谢胡主任给大家解答了这么多问题,也感谢广大网民的热心参与。 [03-08 16:37] |
[胡静林]当然,我也和大家一样,期望有更好的、更高的保障水平。但是,我们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水平还不高,虽然这些年经济发展比较快,总量越来越大,但是用温总理精彩的“乘除法”来算账,再大的财政收入总量,用十三亿人口一除,还是很低;再小的补助,拿十三亿人口一乘,就变成天文数字。与此相适应,我们现在的福利保障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与民生相关的制度还处于初建阶段,首先是解决“有”和“无”的问题,再逐步解决水平提高问题。因此,必须立足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走“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道路,循序渐进。我相信,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财力不断壮大,财政支持民生的力度也会不断加大,福利保障的水平必将日益提高,老百姓分享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也会越来越多。 [03-08 16:34] |
[胡静林]建立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公共财政建设的基本要求。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建立起一个成熟的福利保障体系,已走过了上百年,目前仍在继续完善。我们的福利保障体系建设尽管起步晚,但步伐快,在一些方面用了较短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很长时间才完成的目标。如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始试点到现在全面实行,只用了5年时间。这方面,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03-08 16:30] |
[网友 静静的顿河]近几年,财政加大了对民生领域的投入,也出台了很多好的政策,但总觉得水平低,不解渴,对此您如何看待? [03-08 16:30] |
[胡静林]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紧紧围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这一中心,立足于“增加卫生投入”和“深化卫生改革”这两个基本点,以投入促进改革,重点支持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生产流通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努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03-08 16:29] |
[胡静林]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是支持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对农民,我们主要是支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城市非从业居民,主要是建立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二是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近几年,我们加大投入力度,支持扩大免疫规划、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基层卫生人员培训等方面。三是支持社区卫生工作。中央财政从2007年起对中、西部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补助。2008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医疗卫生支出831.58亿元,同比增长25.2%,主要用于支持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等。[03-08 16:29] |
[胡静林]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仅需要增加医疗卫生投入,更要有一个好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只有制度和机制设计得对,财政的投入才会有好的效果。最近几年是中国财政卫生投入最多、增长最快的一段时期。2007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1974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1.98倍,五年年均增长24.4%。中央财政用于医疗卫生支出664.31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17.71倍,五年年均增长79.6%。[03-08 16:26] |
[网友 许三多]请问下一步财政将如何促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03-08 16:26] |
[胡静林]二是提高养老金水平。安排1263亿元,扩大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从2008年1月1日起按月人均100元的水平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在此基础上对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科技人员和退休早、基本养老金相对偏低的人员等再适当提高调整水平,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予以适当支持。三是支持促进就业。积极落实好减免税费、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职业培训补贴等财税政策措施,努力扩大就业。[03-08 16:26] |
[胡静林]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解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对于促进消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包括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都非常重要。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61.61亿元,增长24.2%。这些钱主要花在以下方面:一是提高低保标准。全面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月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30元提高到50元,中央财政补助比例由1/3提高到70%。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在2007年财政补助标准月人均提高30元的基础上再提高一倍。[03-08 16: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