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非常感谢余副审计长跟我们网友聊了这么多,非常感谢网友的积极参与,本次访谈到此结束。[09-10 16:25] |
[余效明]第三,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和指挥系统。比如一把手要负责,要有严密的纪律措施,有利于调动审计的资源,保证指令畅通。这次在这个过程当中,地方审计机关和特派办都是一把手负责。第四,建立必要的应急审计绿色通道,也就是实行特事特办。在审计的组织方式、审计工作方法和程序等,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也就是从突发事件的实际出发,要做到简便易行、快捷有效。比如这次我们采取了非常规审计手段,我们提前介入、全程跟踪,组织方式上也有所突破,由审计署派驻机构和地方审计机构混合编组,这种混合编组在原来审计当中是很少的,几乎是没有的。但是在重灾区,我们发现混合编组很有效,因为特派办相对力度比较大,比较超脱,地方审计部门面比较广,对当地情况比较熟悉,合起来很好。在审计重点把握上,这次我们对重灾区和非重灾区也有所不同,各有侧重。第五,坚持信息公开。要定期公告,使社会各界能够及时了解突发事件的审计结果及其工作开展的情况,对群众有一个交代。这次是重大问题及时公告,一般情况阶段性公告,我觉得是非常有效的。[09-10 16:24] |
[余效明]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这次救灾审计对于我们今后开展应急突发事件的审计有很多启发和启示。初步思考,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应对突发事件,必须明确审计的目标定位和具体工作方案。像这次我们开始就明确全过程跟踪,关口前移,提前介入。以后突发事件也是这样,开始就要明确。第二,要利用审计职能的优势,实施快速反应。做到迅速组织力量,及时部署任务,及早进点工作,从快查处问题,及时分析上报情况。因为是突发事件,容不得半点拖延。这次审计,我们很早就下发了审计程序、审计纪律、审计要求。[09-10 16:22] |
[主持人]您认为这次救灾审计对今后开展应急突发事件的审计有什么启发?[09-10 16:22] |
[余效明]我们确实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过去的一些制度确实有一些不适应,带来一些管理方面,甚至是政策方面、制度方面的问题。前一阶段,从中央国务院到有关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能够及时加强管理,适时出台一些新制度和规定,在监管力度上也是很大的。审计署也参加了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出台的很多救灾款物制度的制定,比如说在抗震救灾前期,哪些部门能接收捐赠,接收捐赠以后如何管理、分配、使用都没有明确规定,出现了多个部门、多个组织、多个社会团体都在接收捐赠情况,接收以后都是各自分配,而且好多资金都不在政府的监督范围之内,所以开始时管理秩序比较乱,我们觉得也很正常,因为大家募捐积极性很高,大家都在收钱。为此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审计意见。后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管理使用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也出台了《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使用指导意见》。再比如红十字会、慈善会等有关机构在接收捐赠物资的后面都面临着如何来支付一些费用,比如发生一些仓储费、运输费等。当时社会也提出能不能在救灾物资当中提取管理费等等,意见不统一,这些都是管理制度上的一些不适应地方,后来随着工作的开展,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明确规定。[09-10 16:21] |
[网友 livetoday]审计署有关领导曾提到救灾审计中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可能涉及管理方面或者政策、制度方面的问题,请问具体遇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09-10 16:19] |
[余效明]对灾后恢复重建物资资金管理和项目建设,我们也是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审计的重点是这样几个:第一,灾后恢复重建物资资金的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第二,政策的实施情况。恢复重建有好多政策规定,政策实施落实情况怎么样是我们的审计重点。第三,规划的落实情况。灾后恢复重建有一个规划,我们要严格按照规划来落实,这也是我们审计的重点。第四,工程质量。恢复重建有好多项目,工程质量,百年大计,要把好关。我们全过程跟踪,及时提出意见建议,保证物资资金使用的安全、合规、有效和灾后恢复重建目标的顺利实现。[09-10 16:18] |
[余效明]10月份要转入灾后恢复重建审计阶段,我们已经搞了一个方案,马上要发下去执行。在恢复重建阶段,总的原则是16个字:统筹安排、分级负责、把握总体、分头公告。在全国来讲,我们要统筹安排。分级负责就是哪些是审计署特派办来负责,哪些是由省里来负责,哪些是由市县负责的。把握总体、分头公告就是跟这次公告不一样,前一阶段抗震救灾款物审计情况全部由审计署公告。恢复重建我们改变了一些办法,由各个地方分头公告。[09-10 16:18] |
[网友 灾民丁]现在已进入恢复重建阶段,对于救灾款物发放的审计工作有些什么新的进展,在工作重点和操作方式上与前期审计有什么不同?现在的工作与以前相比面临着什么新问题?[09-10 16:16] |
[余效明]这些人现场审计主要是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但主要是在四川。第一阶段,抗震抢险阶段的款物审计马上接近尾声。到9月底暂时告一段落,还不是结束。下一步我们要重点转到恢复重建款物的审计。原来是全程跟踪,就是一直在现场,现在是过几天去看一看,叫实时跟踪,有重大问题一查到底。10月份,我们会把抗震救灾款物的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告。以后转入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款物审计。[09-10 16:09] |
[网友 不懂就问]据报道,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抽调了三百余名审计人员投入现场审计。请问:截至目前,这三百名审计人员是否还在现场?都分布在哪些地方?审计进展情况如何?[09-10 16: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