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字 >>
间隔: 手动刷新
[主持人]非常感谢郑局长接受我们的采访,也非常感谢网友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再见。[06-05 11:02]
[郑国光]同时,人类对大气的认识水平还达不到对每一种过程、每一种预报百分之百准确,但是气象工作者肯定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尽力把预报做的更细,使得老百姓更满意。去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了,老百姓对气象预报服务的满意度是85.7%,这是大家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但是也有很多期望。我想通过气象工作者的努力,在2015年,老百姓对我们气象满意度至少在88%,再上升两到三个百分点。我也希望网民们理解、支持和关心气象工作,我们会做好的。[06-05 11:00]
[郑国光]这些年来,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说中国天气网,现在点击率很高,有的一天超过2万人次,包括电子气象预报,频次越来越高。我们还有各种广播,比如交通广播电台和其他广播电台、气象小灵通等。另外,我们在主要的公共场所有一些电子显示屏,现在有1.3亿的手机用户,同时农村大喇叭超过十万个,还有一些农村电子显示屏。通过各种方法,建立一些科普园地进行科普宣传,联合教育部、广电部门进行更多的科普宣传。同时也和一些专业的气象广播电台合作,进行气象预警信息的发布。我们力争到2015年,气象信息覆盖面能够达到95%,消除气象发布的盲区,让老百姓能够方便及时地收到气象信息。同时还要注重预报预警信息的通俗化,我们经常听到说气象预报太专业,有的似是而非,有的太宏观,这些都是很好的建议和意见,我们现在要把提高预报准确率和通俗化作为气象工作的核心业务抓好。[06-05 10:55]
[郑国光]我每天都要定时收看气象信息,我要与有关省的气象局局长进行电话沟通询问气象预报的情况、气象灾害的情况。这些年,我们一直把公共气象服务作为气象服务的一个重点,把老百姓对气象服务满不满意作为我们气象工作的最高标准,为老百姓提供更个性化、更准确的、更有用的气象预报和气象信息服务。[06-05 10:51]
[主持人]说到这个问题,网友平时也特别关注您的一举一动,现在网民也越来越关注气象。我看到很多网民问到这个问题,今天要下雨,我可能调整一下我的出行计划。他们也要想知道郑局长,您每天得到气象信息的时候,您第一反应是什么?[06-05 10:50]
[郑国光]随着现代社会的推进,网络越来越普遍、大众化。现在网民通过一些微博得到更多的信息,包括气象信息,也通过一些微博能够了解他想了解的一些事情。比如说一些气象现象,要进行气象的科普。气象微博的发展是一个趋势,所以我们气象部门非常正确地对待气象微博问题。比如广东省开通了微博,现在微博人数越来越多,点击率已经超过一千万,气象微博的粉丝已经超过700万。所以气象部门要充分利用微博这个平台来传播气象知识,进行气象科普的宣传。我对微博参与的比较多,也通过网络听取网民对气象工作,特别是对我本人工作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在人民网、新华网以及中国气象局网,我们都设立了专门的网页搜集信息。气象部门还设立了“400电话系统”,网民也可以通过电话给我们气象工作,特别是预报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也希望网民对改进气象服务,特别是气象信息的传播、发布,包括气象科普问题等提出更多好的建议和意见,使我们不断改进气象工作,我也愿意和网民交朋友。[06-05 10:46]
[主持人]刚才说到您特别重视气象科普。气象局有一个很亮点的工作就是气象微博。您对气象微博的看法以及下一步有什么样的打算?[06-05 10:45]
[郑国光]有些网友认为,反正气候变暖是不是事实,科学家还在争论,我们宁信其有,我们要适应它,同时减缓气候变暖也是和我们现在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是一致的。作为地球上的公民,怎么样保护环境,怎么样利用好有限的地球资源,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公民的责任,这实际上是可持续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要理解中央提出来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要减少资源消耗,保护好人类生存环境等的一些深层次含义。[06-05 10:43]
[郑国光]我在这里讲的是,现在科学界、社会对全球变暖是自然造成的还是人类造成的,争议很大,我觉得这种争议还会持续下去,科学认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但是我们作为地球上的一员,作为公民,一定要认识到,变暖这种趋势是一种事实,怎么样适应这种变暖,如果说变暖我不相信,你不主动适应,那最后受影响的还是你本人和你这个国家。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气候变化问题,当然我们要想一些办法来减缓这种变暖,比如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比如农业也要适应气候变化,才能保证粮食稳产高产。比如现在极端天气见多了,我们要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适当提高防灾减灾的标准,避免减少灾害的影响。所以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包括这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来,要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增强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这具有很深的含义。我们一定要正视气候变暖这个事实,同时还要继续加强气候变化的一些研究,采取主动的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06-05 10:40]
[郑国光]这是全球的状况,但是全球变暖有三个特征:第一,北半球升温的速度明显高于南半球,大概是两倍于南半球。过去一百年,全球气温上升0.74℃,但是北半球超过1.1℃。第二,上半年的升温明显高于下半年。中国气温经常是北方温度高于南方。第三,陆地增温明显高于海洋。我跟网友讲的意思是,我们不能因为某时某地的温度下降了,就说全球温度变冷了。过去的这个冬天,欧洲遇到了极寒天气,那这也是局部的。但是你没有想到,美国、加拿大温度明显偏高。我们国家北方温度明显偏低,但是云南、青藏高原、东南亚温度是偏高的。在欧洲极寒天气的同时,南美温度是偏高的。全球一平均起来,还是偏高的。我们经常会被一个地方、一段时间内的现象把全球整体的现象给掩盖了,所以有的时候就会误判。说进入小冰期了,进入小冰期是需要几百年来衡量的。说哪个地方遇到了极寒天气就说进入小冰期了,这个讲法还是不太科学的,还是要看趋势。[06-05 10:37]
[郑国光]我们讲的全球气候变暖是衡量整个地球平均的状况,讲气候变暖是有一个时间尺度的。比如说这个地方气候状况怎么样,按照气象的统一标准,它有一个30年的尺度。比如今年1月1号使用的气候值就是1980年到2010年的气候值。所以全球气候变暖是讲全球的气候变化的趋势。可以看到,从上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是上升的,而这种上升不能说哪一年下来了气候变冷了,它要看一个趋势,这种气候变暖是波动式的上升。我今天没有带图,带图可以看到,它是波动式上升。就是有的年份高一点,有的年份低一点,但是趋势是上升的。所以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全球气温上升0.6℃左右,这是一个趋势。[06-05 10:35]

全部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