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学习问答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5月24日   来源:国研室

第一部分 “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

    1.“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各方面和各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十一五”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2%,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4个百分点,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增速在世界各国中实现率先回升,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2%,与世界经济下降0.6%形成鲜明对照。

    经济的快速增长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升。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7983亿元,接近40万亿,按平均汇率折算达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达到83080亿元,比2005年增长1.6倍,为党中央、国务院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2010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28473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5倍,连续五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节能减排扎实推进

    “十一五”时期,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了15.2个百分点。2009年,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38.9%,有效弥补了国际金融危机对外需下降的影响。

    “十一五”时期,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9%,比“十五”时期加快1.4个百分点。2010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0%,比2005年提高2.5个百分点。“十一五”时期,制定并稳步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大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主要工业行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的积极进展使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十一五”时期,节能降耗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各项政策措施逐步深入落实,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五年下降19.06%,“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基本完成。据初步测算,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12.45%,二氧化硫下降14.29%,双双超额完成减排任务。

    三、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薄弱环节和薄弱领域得到明显加强

    “十一五”时期,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入快速增加。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年均增长46.0%,城市公共交通业投资年均增长37.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年均增长28.7%。农林牧渔业投资年均增长37.7%,均快于整体投资的增长速度。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发展成效显著。2010年粮食产量达到54641万吨,年均增长2.5%,后四年连续稳定在5亿吨以上。2010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9.9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38.3%,年均增长6.7%。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由2005年的7.5万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9.1万公里;公路里程由335万公里增加到39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由4.1万公里增加到7.4万公里。移动交换机容量由2005年的48282万户增加到2010年的150518万户,年均增长25.6%。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85900万户,比2005年增长1.2倍。

    四、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十一五”时期,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09倍。其中,出口总额15779亿美元,增长1.07倍;进口总额13948亿美元,增长1.11倍。货物出口额在2009年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均取得长足发展。“十一五”时期,我国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4260亿美元,年均增长11.9%,是“十五”时期的1.6倍。从国际范围来看,我国连续18年是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呈现明显加快趋势,对外投资增长强劲。2010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3.8倍,年均增长36.9%,比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速快15个百分点。

    五、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强力推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十一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突出位置。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持续保持在1100万人以上。大量乡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2010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4223万人。

    “十一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城乡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各项社会保险覆盖人群迅速增长。2010年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673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8185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43206万人,增加29423万人。2010年,2678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3%;全国列入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扩大到23%的县,参保人数超过1亿人。

    “十一五”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年均实际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年均实际增长8.9%。其中,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9%,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3.1个百分点,是1985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为1998年以来首次快于城镇。

    六、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增强

    “十一五”时期,我国全面实行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从8.5年增加到9年以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时期,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201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6980亿元,比2005年增长1.85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5%,比2005年提高0.43个百分点。“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等重大科技工程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一五”时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09年4月,新一轮医改大幕拉开,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从2009年开始,我国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十一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快速、稳定的重要发展期,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成为新的增长极。

    “十一五”时期,我国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实现了中国人的百年梦想,极大地扩大和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

    总之,五年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积极作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战胜了汶川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总量、人民生活水平和各项社会事业都登上了新的更高台阶,值得充分肯定。

    2.我国是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牢牢掌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持实施一揽子计划,把政策着力点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同时积极稳定外需,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一,及时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2008年中,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对我国经济影响端倪初现,中央迅速把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从“双防”调整为“一保一控”,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9月份后,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扩散,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明显加重,中央果断把宏观调控的着力点转到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上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陆续制定和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很快形成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两年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策刺激力度前所未有,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撑。在财政政策方面,2008年,我国中央财政赤字已由2003年的3198亿元下降到18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从2.4%下降到0.6%。为弥补经济增长放缓和结构性减税导致收入减少,与大幅度增加投资和政府支出形成的财政减收增支缺口,2009年、2010年中央财政赤字分别增加到7500亿和8500亿,同时每年代地方发行2000亿元政府债券,全国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2.8%和2.6%。这样的赤字规模和赤字率上升速度都是前所未见的,反映了财政政策刺激力度之大、转向之果断。在货币政策方面,2009年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分别比上年提高23.3个和10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8万亿元;2010年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供应量分别增长21.2%和19.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加7.95万亿,仍为近几年较高水平。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第二,兼顾当前和长远,全面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促进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大力保障改善民生。一是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和实行结构性减税。实施两年新增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其中,新增中央投资1.18万亿元,2008年第四季度、2009年和2010年分别增加1040亿、5038亿和5722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投资占43.7%,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占15.3%,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占24.6%,灾后恢复重建占14.8%。同时,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推进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提高出口退税率,调整车辆购置税,适时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在全国统一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工商”两费,每年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二是大范围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制定实施汽车、钢铁、船舶、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等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从2009年至2010年9月底,安排技术改造项目8894个,安排专项资金349.4亿元,带动投资9946亿元。三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加强科技支撑。2009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1512亿元,增长30%,2010年进一步增加到1633亿元。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16个重大专项全面实施,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新建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四是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保障改善民生。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两年安排就业专项资金858.9亿元。实施“五缓四减三补贴”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稳定就业。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23%的县(市、区)。大力支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实施一揽子计划,实现了战胜特殊困难、夯实长远基础、保障改善民生的有机统一。

  第三,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始终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提高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一揽子计划政策措施的主要着力点,是挖掘内需潜力、扩大国内需求。在消费方面,2008年四季度以来,为促进消费需求较快增长,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提高城镇中低收入者收入、强化就业和社会保障,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的同时,在直接促进消费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包括:以财政补贴、减税等方式鼓励家电、汽车消费,实施并不断完善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以及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2009年、2010年对购买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实行购置税优惠政策。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支持推广高效照明产品、高效节能空调、节能电机和节能汽车等,在部分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以及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同时,还通过对首次购买普通自住和改善型住房降低贷款利率和首付款比例、减免住房交易环节税费等优惠政策,在困难时期鼓励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在投资方面,中央政府增加投资,引导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使投资快速增长,有效弥补了外需下降的缺口。制定实施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面对外部需求急剧萎缩导致经济严重困难,采取一系列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采取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支持出口企业,鼓励增加进口,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我国之所以能够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胜利,一个关键原因是,既坚持立足国内、以我为主,把政策着力点放在全面扩大国内需求上,又坚持扩大开放、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认真实施稳定外需的政策。随着内需潜力持续释放,2010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2.1%,比2005年大幅提高15.2个百分点,特别是消费,200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6.9%,为1986年以来最高,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4.8%,仍处历史较高水平,我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3.“三农”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5年。面对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农产品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严峻挑战,面对外部环境极为复杂、制约因素明显增多的严峻考验,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极不寻常的显著成就。

  一是粮食产量连创历史新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农业连续多年获得丰收,201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4641万吨(10928亿斤),实现连续7年增产,这是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连续4年超过万亿斤、5年累计增产近1250亿斤、年均增产250亿斤,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粮食产能迈上万亿斤新台阶。四大粮食作物综合优质率由41.5%提高到70.4%,提高了28.9个百分点,成为优质化推进最快的时期;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布局日趋集中,形成了一批优势突出、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优势产业带,成为区域布局优化成效最明显的时期。肉、蛋、奶、水产品、蔬菜等“菜篮子”产品大幅增长,市场供应充足,品种多样、品质提升、品牌畅销,满足了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求。

  二是农民收入连续多年较快增长,农村民生改善实现新跨越。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元,比2005年增加2664元,年均实际增长8.9%,保持了连续7年高增长;接连跨越4000元、5000元两个大关,年均增收530元以上,这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农民收入渠道增加,收入来源多元化,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得到全面增长。按新标准计算农村贫困人口五年减少3744万。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历史性跨越。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涉农专业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教育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8.35亿农村居民,参合率达到96.3%,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5228万人,基本做到应保尽保,低保补助标准每月超过60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24%的县(市、区),参保人数达到1.03亿人;广播和电视基本覆盖97%以上农村人口。农民形象地说,现在上学不交费、看病能报销、养老有保险,日子越过越好。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速,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大“三农”投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中央财政用“三农”投入五年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成效,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9亿亩,新增工程节水灌溉面积8500万亩,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累计解决2.1亿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提前1年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提前6年实现联合国千年宣言目标。新改建农村公路156万公里,到2010年底,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45万公里,农村公路乡镇通达率达到99.4%,全国乡镇、建制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分别达到98%和87.8%。大电网对农村人口的覆盖率超过了95%,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新增农村水电装机2000万千瓦,建成400多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国家大力扶持农村发展清洁能源,全国户用沼气达到4000万户。启动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共安排中央补助资金115亿元支持20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变了农村面貌,给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变化。

  四是农民权益得到保障,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党和政府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实现了农民权益的不断发展。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取消农业税(包括农业税、屠宰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三提五统”等面向农民的各种收费,结束了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335亿元。全面建立农业补贴制度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四补贴”规模2010年已扩大到1226亿元。实施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和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保护粮农合理收益。2005—201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均提高了25%,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分别提高33%、35%和40%。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80%的集体林地面积确权到户,实现了“林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农民工合法权益有了制度保障,依法规范了农民工劳动管理,妥善解决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农民工在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社会保障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所获得的服务有了明显改善,进城落户的体制障碍逐步消除。2007年备受关注的物权法出台,正式肯定了土地是农民重要的财产;2009年城乡“同命同价”赔偿问题获得实质性解决,2010年城乡居民进入“同票同权”新时代。《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完善了村民民主议事制度、农村的民主管理和监督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出台,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民的合作意识、市场主体地位以及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发言权都获得了长足发展。

  “三农”发展的巨大成就,为党和国家战胜困难、共克时艰赢得了战略主动,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4.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哪些进展?

  “十一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一)工业持续快速增长,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逆势而上,高速发展,工业增加值翻了一番,跃居世界第二。2010年我国工业实现增加值1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左右。同时,更加着力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一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制定实施了钢铁、有色金属、石化、汽车、装备制造、船舶、纺织、轻工、电子信息、物流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不仅有力地带动了我国工业经济率先回升向好,而且加快了工业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了工业发展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二是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总体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提高。组织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技术改造专项8955项,钢铁、有色金属和汽车等领域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例如,钢铁行业前10家产业集中度已达43.5%,较2005年提高17个百分点;前5家汽车企业集团销量超百万辆,产业集中度达到71%。三是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成长。“十一五”时期高技术产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超过整个工业年均增长水平,2009年达到6万亿元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二。2009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部商品出口的31.4%,较2005年提高1.4个百分点。出台和实施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等一批重大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有力地推动了相关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高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光伏发电等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

  (二)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升。我国服务业前4年平均增速为12.4%,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个百分点,比“十五”时期的10.5%提高了1.9个百分点。2010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比2005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比“十五”期间多提高1个百分点。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等主要行业和新兴领域快速发展,特别是文化、旅游等行业实现了高速增长,电子商务、动漫网游、电信增值等一批新兴服务业态迅速成长。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呈现服务业明显加快发展态势。

  (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相对滞后的铁路建设明显加快。“十一五”时期是我国交通运输投资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能力增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7.7万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92%,基本设施网络建设成效显著,薄弱环节得到明显改善。与“十五”期末相比,“十一五”期末铁路营业里程从7.54万公里增加到9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从零开始,目前已达到8000多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公路通车里程从335万公里增加到39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从4.7万公里增加到7万公里,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干线公路网初步形成;输油(气)管道从5.43万公里增加到7.7万公里。水利建设步伐加快,大江大河及重要支流治理和一批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成效显著。电网和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规模扩大,能力大大增强。

  (四)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部分领域技术取得新突破。“十一五”时期,我国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技术创新工程,突破了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一大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这五年,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相继取得成功,国产新支线飞机首次翱翔蓝天,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等重大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制造;“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持续运算速度达到每秒2566万亿次,超过美国的“美洲虎”超级计算机,位列全球第一;高铁技术创新实现重大跨越,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已走向世界。同时,我国科技产出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SCI论文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3万件,位居世界第三。在基础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重大成果,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向世界科学前沿不断迈进。

  5.我国科技创新取得哪些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贯彻落实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五年,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一)把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科技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从优先发展地位的确立、科技规划纲要的颁布,到应对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四个大”(即扩大内需、振兴产业、科技支撑、社会保障)之一,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重视和寄予的厚望。五年来,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幅达到22%以上,政策导向、资金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大幅度向科技倾斜。

  (二)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有力地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促进了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在应对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中,科技推动了十大传统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比如,“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油气田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为重点产业升级提供支撑。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总产值五年来年均增长15%左右,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在农业领域,取得超级杂交水稻、高产小麦、世界首例三系杂交抗虫棉等重要成果,通过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粮食连续七年增产作出重要贡献。在社会发展领域,启动实施了全民健康科技行动、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行动、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等一系列专项科技计划。在公共卫生方面,艾滋病、病毒性肝炎、SARS 病毒、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控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环境保护方面,突破并推广了多项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治理技术, 大幅提升了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在公共安全方面,初步形成了食品安全、医药安全、生产安全等较为完善的公共安全检测监测体系。在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在北京奥运、建国60周年、上海世博等国家重大活动中,在应对甲流等重大传染病疫情中,在抗击汶川、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中,科技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三)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我国在世界科技领域的地位与日俱增。我国在基础研究和前沿高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标志性的科研成果,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天河一号”、实验快堆、量子通讯、铁基超导、载人深潜器、超级杂交水稻以及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升了我国在世界科技领域的地位。目前我国研发投入世界第三,SCI 论文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发明专利授权量五年来居世界第三;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以年均 30% 以上的速度增长,改变了长期以来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比例偏低的局面。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截至 2009 年共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 320 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232 个,特别是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等一大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建设圆满完成,使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迈上了新台阶。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已由2005年超过50%下降到30%以下,涌现出联想、华为、奇瑞等一大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大中型企业。

  (四)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全面启动,重点领域的技术突破带动了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比如电子信息版块,自主研发的65纳米12英寸刻蚀机装备生产线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微电子加工制造业有了一个较大的飞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讯TD—SCDMA大规模示范与推广应用。能源环保版块,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为开发深海能源提供了保证。先进制造版块,大飞机C919在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开始接受国内外订单;我国加工制造业的“卡脖子”部分——数控机床取得了重要进展,重型5轴联动车铣复合机床投入使用。生物医药版块,我国的重大疾病防控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16个重大创新药获得证书,36个药物大品种技术改造顺利实施。

  (五)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企业研发投入高速增长,在全社会研发支出中企业支出份额已超过 70%。国家支撑计划的 95%、国家重大专项的 50% 、国家863 计划的 35%以上项目都是由企业牵头实施的。通过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组建了汽车轻量化、数控机床高速精密化、半导体照明、杂交水稻等56个联盟,469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带动地方创新型试点企业3000多家。政府还通过设立创新基金、科研孵化器和提供风险融资等优惠政策和措施帮扶中小企业。

  (六)科技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国际合作水平显著提高。目前,我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同其中97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104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参加了1000多个国际科技组织,积极参与热核聚变试验堆、国际对地观测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在重点国别和重点领域开展了一批卓有成效的合作项目。

  6.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哪些重要进展?

  “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国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突出成效。

  (一)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我国首次提出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为切实推进节能减排、完成约束性指标,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实行目标责任制。国务院和各地方政府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将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地方政府、千家高耗能企业和五大发电公司,并出台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二是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采取财政补贴方式推广使用节能灯、高效节能空调、节能汽车、高效节能电机等,支持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试点;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采用财政补贴方式支持节能服务公司对企业实施节能改造。三是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五年来,中央累计投入了2000多亿元,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节能环保能力建设等,形成了节能能力约2.6亿吨标准煤,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4560万吨,燃煤电厂投运脱硫机组4.61亿千瓦。四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淘汰落后产能。五年来,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45亿千瓦,其中水电0.96亿千瓦、核电384万亿千瓦。关停小火电机组7210万千瓦,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煤炭、炼钢、炼铁、水泥、焦炭产能。这些重点领域淘汰落后产能占全部落后产能的50%左右。五是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组织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推动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规划、开展能效水平对标等;在全国城镇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在北方采暖地区,对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进行改造;在中央国家机关广泛开展节能诊断和改造等。六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组织开展两批共178家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发布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加快脱硫石膏、粉煤灰、煤矸石等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启动再制造试点,开展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实施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推动资源再生利用。经过全国上下和各方面的不懈努力,“十一五”时期节能减排取得了重大成效。到2010年底,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12%左右,二氧化硫下降14%左右,双双超额完成减排任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基本完成目标。同时,全国火电脱硫机组比例从2005年的12%提高到80%,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75%以上,五年节约标准煤4.9亿吨。全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8%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扭转了“十五”时期能源消费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的局面。

  (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一是制定和实施国家方案。2007年国务院批准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完成了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编制颁布工作,进入组织实施阶段。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2007年成立了由温家宝总理担任组长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形成了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发展改革委归口管理、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地方各行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三是积极推进减缓温室气体行动。通过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电、植树造林等具体措施,大力推进温室气体减排。四是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选择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市开展低碳试点工作。此外,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参与制定公正合理的国际规则,推动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合作,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等。五是提出了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即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三)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一五”时期,我国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取得显著成效。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倍;实施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有效保护天然林1.01亿公顷,减少森林资源消耗3.65亿立方米,退耕还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个多百分点;无林少林的广大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8%,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74%。我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0.62亿公顷,居世界第一;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提高到20.36%,提前2年实现2010年的规划目标。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总体上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向“人进沙退”的历史转变。全国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80%以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外种群处于稳定或稳中有升的状况。全国湿地保护体系初步建立,全国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53处、国家湿地公园38处,49.6%的自然湿地受到有效保护。 “十一五”规划安排的2714个重点流域和区域治污项目已基本完成。同时,通过对污染企业的专项整治活动,一批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得以解决。通过“以奖促治”政策带动农村环保工作广泛开展,许多村庄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7.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迈出了哪些新步伐?

  “十一五”时期,全国区域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部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东部地区发展在体制机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深圳等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促进长三角洲地区发展的规划颁布实施,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开始启动。西部大开发加速向前推进。五年中,近70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开工,投资额1万余亿元,项目覆盖交通、能源、农业、工业、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加上“十五”时期,西部经历了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一个崭新的西部正在崛起。在西部大开发迎来10周年的时刻,中共中央召开了西部开发工作会议,为西部的下一个十年描绘了宏伟蓝图,明确了政策措施。2010年1月,中央召开西藏第五次工作座谈会,5月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了进一步支持西藏及四省藏区和新疆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2007年,国务院批复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及确立了“四基地一区”的目标定位。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提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实现新的跨越,加快形成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新的增长极,为全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2009年,国家又出台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0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明确了中部崛起的工作目标和进度。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出台,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太原城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009年以来,国务院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高频率,先后将12个区域规划上升到国家层面。对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五年来,统筹区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耀眼的亮点。一是中西部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09年,中西部和东北的经济增速一举超过了东部。2010年,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22.6%,比2005年提高4.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占22.2%,比2005年提高2.3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占11%,比2005年提高2.4个百分点。二是区域比较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东部地区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加快建设,西部地区优势能源资源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加快推进。三是区域间合作力度不断加大。区域间市场开放度不断提高,产业转移规模进一步加大。企业的主体地位不断强化,企业跨区域发展成为趋势。由中央政府主导的对口支援工作继续深化。国际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四是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进程明显加快。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重点地区开发开放步伐加快;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广西北部湾、江苏沿海、辽宁沿海、海峡西岸等城市群和经济带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对有效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五是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中央更加重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保护、教育卫生的投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活力的增强,四大板块经济增速日趋接近,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2010年,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53%,比2005年下降2.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19.7%、18.7%,分别比2005年提高0.9和1.6 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基本持平。六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更加重视。各级政府在促进区域发展的过程中,更加关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坚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在系统分析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资源状况、环境容量的前提下,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有区别,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各地区更多地立足区域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研究制定了诸多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政策措施,有力保障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同步进行。

  8.我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哪些新突破?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第一,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通过重组整合,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从169家减少到122家。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快推进,中央企业及其所属子企业的公司制股份制改制面从2005年的40%提高到2010年的70%。建立规范董事会试点的中央企业达到32家。邮政、电信、电力等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企业国有资产法》出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试点基础上扩大施行。

  第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继续改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防工业、公用事业等领域的市场准入范围扩大。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税率统一下调到3%。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从信用担保、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市场开拓等多个方面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各大银行建立起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继续推进。

  第三,现代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创业板平稳推出,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不断健全。企业债、公司债发行规模扩大,债券市场基础性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以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市场配置为主、行政配置为辅的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方式已经确立,新一轮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在11个城市展开。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解决农民工问题取得积极进展。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理顺,石油价格综合配套改革和化肥价格市场化改革先后推出。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全面推开。

  第四,财税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政府间收入分配关系进一步理顺,转移支付制度不断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国家财政预算体系逐步健全。增值税转型改革全面推开,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全面实施,企业所得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实现内外税制统一,资源税改革在新疆等西部地区试点实施。

  第五,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推进, 2007年上海银行间市场拆放利率(Shibor)正式运行,并逐步确立在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的基准地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汇率弹性逐步增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积极推进。国家成立中国投资公司,拓展外汇储备管理使用的渠道和方式。

  第六,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发布实施,五项重点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60%左右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在16个城市启动。

  第七,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开。文化部系统,6家部直属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组建4家国有文化企业,全国343家国有文艺院团已完成或正在进行转制。广电系统,全国35家国有电影制片单位、204家省市电影公司以及293家影院已完成转制,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稳步推进。新闻出版系统,全国581家图书出版社,除盲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军队等部分出版社保留事业性质外,所有经营性出版单位已完成转企改制;全国96.6%的国有新华书店和20%的报刊出版单位已完成或正在进行转制;49家党报党刊集团剥离经营性资产组建报业经营公司,实现宣传经营分开。

  第八,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进展。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断健全,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跨地区转移接续基本实现,13个省份开展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在全国838个县和4个直辖市的大部分地区展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第九,农村改革继续深化。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等涉农税费彻底取消,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初步建立。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全国已有80%的乡镇进行了机构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80%以上的集体林确权到户。国有农场、兽医等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第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取得成效。着眼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国家新批天津滨海新区等8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形成了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齐头并进,多类型、有重点、分层次的试点格局。改革试验在多方面取得突破并创造了经验。

  此外,科技、教育等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9. 金融体制改革有哪些进展?

  “十一五”期间,金融体制改革成效显著,金融业自身整体素质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明显增强。

  第一,大型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取得突破。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在香港和境内成功上市,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顺利在境内上市。国家开发银行已由政策性银行改造成股份制商业银行。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方案基本完成。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不断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实现首家上市突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第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2005年7月,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10年6月进一步推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增强。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构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建立健全市场利率体系。2007年上海银行间市场拆放利率(Shibor)正式运行并逐步确立在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的基准地位。商业银行利率自主定价空间进一步扩大。

  第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逐步形成。集中力量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结束了上市公司两类股份、两种价格长期并存的历史。采取了包括简化行政审批、建立健全市场约束机制等一系列措施,积极推动债券市场发展。债券产品品种增加,市场体系日益成型,参与主体不断丰富,基础制度逐步完善。顺利推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建立了资本市场的做空机制与信用交易机制。平稳推出创业板市场。开展中关村证券公司代办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期货市场快速增长,五年共新上市13个期货品种。2010年期货市场成交金额309万亿元,是2005年的22倍。资本市场有序推动对外开放,支持境内企业利用境外资本市场开展融资。

  第四,小企业和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创新步伐加快。完善小企业金融“六项机制”,加快设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和完善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截至2010年末,共有109家银行成立了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小企业贷款覆盖率、满足率和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农村信用社改革稳步进行,资产质量不断改善。截至2010年末,全国共有395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开业,总体运营健康平稳。

  第五,保险业改革不断推进。一是大型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平洋保险成功上市。二是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得到拓宽,相继放开境外投资、基础设施、股权和不动产投资。三是寿险预定利率市场化放开,由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四是实施并完善交强险制度,推行车险“见费出单”制度。五是积极服务地方医疗保障体系改革,努力开拓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新途径。六是推动小额保险和农业保险发展。农业保险已覆盖全国所有省(区、市),覆盖的农户数达到1.29亿户次,主要粮油棉作物的承保面积覆盖面达到33%。七是不断完善保险监管的制度基础,完成《保险法》的全面修订工作。引入新会计准则,强化保险公司治理监管。积极防范化解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风险。

  第六,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一是启动并积极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境外地域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境内试点地区扩大到20个省(区、市),试点出口企业扩大到6万多家。二是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入的监测,对“热钱”违规流入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三是外汇市场产品日益丰富,交易系统不断完善,初步构建了由柜台零售市场和银行间批发市场组成、多种交易方式并存、覆盖即期、远期和掉期等各类基础外汇产品、价格联动、分层有序的外汇市场体系。四是不断提高企业正常外贸活动的便利化水平,取消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管理,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改革试点在全国推广。五是在外汇市场推出人民币对英镑、马来西亚林吉特和俄罗斯卢布交易。六是不断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确保储备资产保值增值,外汇管理透明度也不断提高。

  第七,国际和地区金融合作日益加深。我国通过二十国集团机制等平台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份额排名上升到第三位,全面参与国际金融标准制定。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加强了银行资本和流动性监管。积极落实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推动成立总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形成了东亚地区的多边救助机制。加强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组织框架下的合作。2008年建立中日韩央行行长会议机制,2009年加入泛美开发银行集团。妥善应对国际社会提出的金融援助要求,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先后签署了8份总规模为8035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与港澳台地区、独联体国家、非洲和拉美地区的金融合作和交流不断加强。

  10.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哪些新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快速提升的五年,也是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五年。

  第一,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十一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我国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在保持对外贸易平稳发展的同时,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和改善贸易平衡状况,对外贸易的综合效益提升,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显著增加了就业和人民福祉。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9727.6亿美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5.9%。五年来,出口由世界第3位跃居首位,占全球份额由7.3%上升到10%左右,进口由第3位上升到第2位。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由56%提高到59.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由28.6%提高到31.2%,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得到有效控制;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快推进,对欧美日以外的新兴市场出口比重由48.7%上升到54.3%;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取得明显成效,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长45%,占比由2.5%提升到4%以上;民营企业经营活力进一步发挥,在进出口中的占比由15.7%提高到25.2%;我国服务贸易年均增长16.2%,服务出口世界排名由第8位上升至第5位,进口由第7升至第4位。我国五年累计进口5.28万亿美元的商品,年均增长16.1%,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进口国。我国外贸顺差在2008年达到2981亿美元的历史高点后持续回落,2010年顺差降至1831亿美元。

  第二,利用外资水平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国坚持稳定外资规模与提升外资质量并举,改善利用外资环境,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各地和有关部门坚持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外资稳定的重要工作来抓,简化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较短时间内扭转外资大幅下滑的局面,利用外资规模再上新台阶。五年累计使用外资4200亿美元,约为“十五”时期的1.5倍,连续1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吸收外资比重由16.1%上升到44.8%;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比重由11.2%上升到15%,江西、湖南、四川、重庆、河南、吉林等一批内陆开放高地正在形成;服务外包企业突破1万家,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年均增速超过100%,我国已成为第二大离岸服务外包目的地市场;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累计超过1400家,比2005年增长近1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新发展。

  第三,对外投资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一五”时期,我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努力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协调发展,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特别是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国家放松外资流入管制、与我合作意愿上升的机遇,加大财税、金融和外汇等政策支持力度,着手建立政策促进、服务保障和风险控制体系,促进了对外投资合作快速发展。五年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1911亿美元,年均增长36.9%,在全球的排名由第20位跃升至2009年的第5位,迈入对外投资大国行列;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累计2971亿美元左右,年均增长33.5%。“走出去”的层次明显提升。对外投资合作由单个项目建设逐步向区域化、集聚式模式发展,一批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粗具雏形。生产加工型企业从单一生产销售逐步向设计研发、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拓展,建立制造基地、配送中心和研发中心,积极抢占产业价值链条高端。资源开发类企业不断延伸上下游业务,努力开展多元化经营。对外承包工程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不少企业成功推广资源、信贷、工程一揽子合作模式,上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成倍增加,有54家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进入世界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外派劳务不断向海员、空乘、医护、教师、工程师等高级技术劳务扩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通过并购等方式到境外获取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

  第四,国际经贸地位大幅提升。“十一五”时期,面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大调整、大变革,我们首先立足于办好自己的事情,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经贸体系建设和多双边经贸合作,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风采,维护了国家的根本利益。我们抓住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的有利时机,成功进入世贸组织核心圈,积极利用二十国集团、“金砖四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东亚峰会等平台,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和区域合作机制建设,国际体系调整总体上向于我有利的方向发展。与有关国家建成6个自贸区,两岸四地经贸合作实现机制化。与发达国家经济高层对话、双边经贸联委会、混委会等机制不断完善,重大经贸措施得到妥善处理。对外援助规模持续扩大,中非合作接连推出新举措,针对印尼海啸、海地地震、巴基斯坦洪灾及时提供紧急援助,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好评。商务部、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中介组织和有关企业“四位联动”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形成,运用国际规则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显著提高。

  11.就业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十一五”时期,是就业压力最大、取得成绩最大、发挥作用最突出的历史时期。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等重大挑战,我们积极应对,攻坚克难,不断解决各种新矛盾、新问题,就业目标全面完成,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

  第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时期,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拉动和积极就业政策的推动下,就业规模扩大、结构改善。五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700多万人,年均达到1140万人,比“十五”时期年均930万人增加2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近4500万人,比“十五”时期增加500万人。30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2010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达到7.9亿人左右,比“十五”期末增加477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达到3.2亿。三个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从“十五”时期末的45∶24∶31转变为37∶28∶35,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提高。非公有经济就业比重由74.6%增加到78%。

  第二,就业政策不断完善。颁布实施就业促进法、残疾人就业条例,出台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确立了就业工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为就业工作提供了法规制度保障。“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补贴就业资金1597亿元,比“十五”时期增加915亿元,增幅134%。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冲击,及时制定了发展经济拉动就业、帮扶企业稳定就业、政策扶持鼓励创业、重点人群统筹就业、加强服务促进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等方面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迅速扭转了城镇新增就业下滑、岗位流失加剧、失业率上升的局面,稳定了就业局势,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同时,探索建立了应对紧急特殊情况的就业工作应急处置机制。全面建立了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制度,五年共帮助770多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制定了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进一步完善了积极就业政策。

  第三,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十一五”时期,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五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共计2700万人,各地积极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实施“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等,取得显著成效。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预征入伍工作取得新进展。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70%左右,年底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统筹城乡就业,取消了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限制,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加强农民工就业培训,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家庭服务业等,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201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42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53亿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挑战,建立了农民工统计调查监测系统,及时制定工作预案,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各地政府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主动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大部分地区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帮助750万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第四,职业培训成效明显。基本建立了以就业技能培训、企业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为主要形式的职业培训制度。全国每年参加各类政府补贴职业培训的劳动者近2000余万人次。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企业吸纳农民工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和创业培训为重点,各地大力实施了“特别职业培训计划”,2009年和2010年两年,政府财政补贴的各类培训人数达到3980万人次。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明确了推进职业培训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明显提高。

  第五,公共就业服务进一步加强。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机制不断完善,注重发挥市场和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实现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得到妥善安置,成功解决了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开始整合为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市场促进就业的基础性作用明显。确定首批85个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建立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等,以创业带动就业取得新进展。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建设不断加强,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援助月等一系列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专项活动,5年共提供就业服务3.3亿人次。

  第六,劳动者权益得到维护。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颁布实施,人事争议处理规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和组织规则陆续出台。农民工权益保障不断加强。及时解决劳动关系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5年共立案处理争议案件273.5万件,涉及劳动者445.6万人,当期结案率达到90%以上,调解结案率达到40%,较好地维护了劳动者权益,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

  12.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哪些新进展?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保障范围不断扩大,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社会保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截至2010年底,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57亿人、4.32亿人、1.34亿人、1.62亿人、1.23亿人,比“十五”时期末分别增加46.8%、213.5%、25.6%、90.8%、127.5%。城镇五项社会保险基金5年累计征缴57240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74.6%。2010年末企业年金规模达到3000亿元,比“十五”时期末增加2300亿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了社会化发放,社区管理率达到76%以上,比“十五”时期末提高7.4个百分点。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卡实际发放1.03亿张,是“十五”时期末的5倍。解决了800多万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国务院决定将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全国8000多万城乡低保、五保对象和孤儿等得到经常性生活救助。

  第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取得新突破。社会保险法正式颁布,工伤保险条例修订公布,自然灾害救助条例颁布实施。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对城乡居民实现全覆盖。保险制度统筹层次逐步提高,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制定实施了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积极开展了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和工伤预防与康复试点。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及时制定实施“五缓四减三补贴”政策(对认定的困难企业缓缴五项社会保险费、降低四项社会保险费率,并使用失业保险基金等对困难企业支付岗位、培训、社保三项补贴),2009年、2010年两年共为企业减负700多亿元,受惠企业200多万户,惠及职工6000多万人。

  第三,建立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10年,全国列入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人数1.03亿人,已有3400多万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领取了政府发给的每月至少55元的基础养老金。中央财政为此安排新农保试点补助资金110.8亿元。还有一些地区按照国务院新农保政策自行开展新农保试点,参保人数4017万人,其中领取养老金人数1381万人。北京、天津、江苏、浙江、海南、青海、宁夏基本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全国有2678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8.35亿,参合率达到96.3%。中央财政2010年拨付新农合补助资金399亿元,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150元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总额为832亿元,累计受益7.0亿人次。

  第四,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连续每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2010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370元,比“十五”时期末增长近1倍。各级政府对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多数地区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逐步达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各地普遍调整了失业保险金标准,失业保险金月平均发放水平为495元。85%的地区将居民住院分娩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工伤、生育保险待遇不断提高。参加新农合农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左右,住院费用平均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60%的地区开展门诊统筹工作。26个省(区、市)开展了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提高了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资、优抚对象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多项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

  第五,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建立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控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基金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建立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检查制度,基金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程度不断提高。深化社保基金专项治理成果,开展了医保基金管理情况检查。企业年金管理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得到加强,基本形成了以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主干、以银行及各类定点服务机构为依托、以社区工作平台为基础的管理服务网络,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第六,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通过政策优惠、资金扶持,帮助残疾人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城镇残疾人参加至少一项社会保险的比例达到76.1%;城镇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达到74.4%,96%的农村残疾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普遍对残疾人参保缴费给予优惠照顾,近85%的试点县(市、区)对农村重度残疾人参保代缴全部最低标准的保险费,农村16岁以上残疾人新农保的参保率已达到12.8%。24%的城镇残疾人和28%的农村残疾人领取了最低生活保障金。

  第七,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时期,在全国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的资金投入,2010年底,城市低保月人均标准为251.24元,农村低保月人均标准为116.95元,农村五保年人均集中供养水平为2951.4元、分散供养为2102.07元。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上海、云南、宁夏等省(区、市)出台了高龄老人补贴政策,建立和完善了老年生活保障体系。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补助各地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孤儿福利保障体系全面建立。社区福利服务快速发展,全国已建成综合性社区服务站30021个。社会福利制度正在逐步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实施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每年评选和颁发中华慈善奖,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13.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哪些新成绩?

  “十一五”时期,我国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五年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年均增长22.4%;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2010年达到3.6%以上。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各级各类教育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免费。2008年,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费,惠及全国1.6亿学生,减轻了亿万家庭的经济负担,确保了所有义务教育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目前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5%以上,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以上,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水平,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二)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稳步提升,毛入学率从2005年的21%提高到2009年的25%,在学总规模达2979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中西部地区考生入学机会进一步提高,2008年开始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到2010年协作计划共安排22.5万人。学科专业结构、地区结构不断优化,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发展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更多紧缺人才。2006—2009年,高等学校向社会输送了2618万毕业生,获得了国家科技三大奖中50%以上的奖项,完成的社科领域成果占全国的2/3。

  (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投入100亿元,重点支持了2300多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680多个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组织培训了15万名专业骨干教师。同时,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去五年,共向社会输送2000多万名毕业生,受到行业、企业的欢迎。目前,中职在校生2200万、高职在校生1280万,分别占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半壁江山”。

  (四)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教师补充机制不断创新,吸引了更多优秀人才从教。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至2010年共招聘特岗教师18.5万名,免费师范生4.5万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从去年开始中央财政拨款5.5亿元,启动实施“国培计划”,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教师培训。高校通过“千人计划”共引进386名教师,占引进创新人才总数的62.3%。

  (五)公共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向落后地区、薄弱学校和困难群体倾斜。2007—2009年下达中央专项120亿元,对农村中小学危房进行新一轮改造,目前完工学校达到6577所。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开工校舍面积2.2亿平方米。推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向基层延伸,为农村和边远地区中小学班级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各地千方百计采取措施,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目前80%农民工子女实现在输入地公办学校就读。

  (六)国家助学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在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都免除了学杂费,农村和近一半城市免除了书本费,并补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在高中阶段,免除了中等职业教育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涉农专业学生、城市低保家庭学生的学费;开始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资助面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在高等教育阶段,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3000元;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进一步完善,“十一五”期间全国普通高校贷款学生人数达340万人,贷款金额达335亿元。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始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提供资助。

  (七)教育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我国已与189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3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截至2009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169万人,接受来华国际学生近162万人。汉语国际推广实现新突破,截至2010年11月,共计在96个国家(地区)建立了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5年累计注册学员72万多人,境外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4000万人。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十一五”期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迎来了一次新的重大历史机遇。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国务院成立了由20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发布实施,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新征程。

  14.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取得哪些新进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启动了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医药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3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的47.7/10万下降到2009年的31.9/10万,婴儿死亡率从2005年的19.0‰下降到2009年的13.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05年的22.5‰下降到2009年的17.2‰,国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一)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医改从2006年6月开始,经过近3年的研究酝酿,2009年3月,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这两个文件,明确了2020年前我国医药卫生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出全面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并要求把这项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同时提出近期三年改革发展的五项任务,即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新医改已取得明显成效。

  (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我国从1998年开始就在全国范围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3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为了解决包括学生儿童在内的2亿多城镇非就业居民医疗保障问题,2007年又开始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通过以上三项制度,我国已构建了一个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框架。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到201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2.63亿人。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到4.29亿人。新农合参加人数达到8.34亿人。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对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每人每年达到120元。城镇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75%,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提高到60%。80%左右的城镇居民和新农合统筹地区开展了门诊统筹。

  (三)初步建立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党的十七大提出来,是新医改的一项重要任务,目的是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和用药安全,减轻用药负担。现已经研究制定了基本药物目录,制定了基本药物采购、配送办法。全国已有60%左右的政府办基本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了这项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价格平均下降了30%左右,群众用药负担明显减轻。

  (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中央累计安排专项资金558.4亿元,支持近5万个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建设,其中县级医院近2000个,乡镇卫生院2.3万个,村卫生室2万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82个,精神卫生专业机构116个。初步建立了由55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3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卫生人力资源总量持续增长、质量不断提高。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由2005年的3.57人增长到2009年的4.1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由1.6人增长到1.75人、注册护士由1.06人增长到1.39人。启动实施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招收了5000名免费医学生定向培养,为乡镇卫生院招聘了2万多名执业医师,1.6万名基本医务人员参加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五)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重要进展。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全面加强疾病防控,更好地维护人民健康,也是新医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确定了9大类2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部公平地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2009年6月启动了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到2010年底,为2878万15周岁以下少年儿童补种了乙肝疫苗,为21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开展复明手术,为98万妇女开展乳腺癌检查,为149万妇女开展宫颈癌检查,为319万农村妇女补服叶酸,为627万农村妇女住院分娩提供补助。

  (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显著增强。我国已建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38种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体系,形成了疫情分析和定期发布制度。全国传染病报告及时率超过90%,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09年暴发国际性甲型H1N1流感流行疫情,我国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坚持依法、科学、规范、有序防控,最大限度减轻了疫情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危害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汶川、玉树特大地震及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实施紧急伤员救治、转运和卫生防疫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有效保证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15.文化事业改革发展取得哪些新成就?

  “十一五”期间,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取得新成就,开创了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都如期或提前完成了“十一五”预定目标,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日益完善,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高。1444家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以及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部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共建共享,城市广场文化、农村特色文化等文化活动丰富多样,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和方式进一步拓展。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快速发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有新的突破。过去五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529亿元,年均增长21%;用于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的专项投入约150亿元;地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专项补助经费52亿元;中央财政支持地方改善县级以上公益性文化设施条件和开展农村文化活动专项资金共约100亿元。

  (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地方和高校出版发行单位和省级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已基本完成转制,中央各部门各单位148家出版社基本完成转制、核销事业编制16000人,国有文艺院团已完成转企393家,国有文化企业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不断深化,500多家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完成人事、收入分配等制度改革。

  (三)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和实力快速提升。国务院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把文化产业提升到战略产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文化产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逆势上扬,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年均增速超过20%。文化企业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以上市企业为龙头的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步伐加快,涌现出一批总资产和总收入超过或接近百亿元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截至目前,已上市文化企业23家,总市值2040亿元,2011年7家上市公司融资额达104亿元。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文化与金融的结合日益紧密,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动漫、数字出版、数字传输、新型文化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数字出版产业产值从2006年200亿增长到2009年的750亿元,年均增长56%。

  (四)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哲学社会科学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繁荣进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舞台艺术精品、重点文学作品扶持等文化精品工程扎实推进,文化产品的品种、样式、数量极大丰富。“十一五”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生产量每年都达到上千部,新创作并首演的剧目每年达上千种,图书出版达30万种,连续六年保持世界首位,电视剧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电影产量翻了三番,跃升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

  (五)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在推进以政府为主导的文化交流的同时,积极探索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运作方式,对外文化交流的范围、领域和渠道不断拓宽,以企业为主体的文化贸易不断扩大。2009年电视剧、纪录片专题片、动画片等影视节目出口总时长比2008年增长44%。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交易额快速提升,2011年第六届总成交额达1089亿元,其中出口交易额达114亿元。图书版权进出口比从2003年9∶1降低到目前的4∶1。

  16.体育事业取得哪些新进步?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体育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取得巨大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各项体育工作全面进步,体育事业成就辉煌。

  一是群众体育蓬勃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对体育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断深化,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健身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发挥体育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体育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以认真筹备和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积极倡导“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组织建设日益加强,体育社团不断增加,健身活动地点广泛覆盖,广大人民群众体育健身的热情空前高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如今全民健身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增加,各类体育场馆已超过100万个,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65万个。

  二是竞技体育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634个,创造和超过世界纪录88次。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金牌51枚、银牌21枚、铜牌28枚、金牌榜名列第一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极大地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两届冬奥会、两届亚运会、一届亚冬会上,我国代表团均取得了新的突破。2010年成功举办了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我国体育代表团均取得最好成绩,分别获得金牌199枚和185枚,蝉联亚运会、亚残运会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特别是首届亚残运会在我国广州举行,第一次实现了亚残运会与亚运会由同一个组委会在同一个城市同年举办,受到了亚洲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充分展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十一五”期间,我国体育工作者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竞技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和途径,努力创新体制机制,科学训练和科学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同时,大力净化赛场风气,狠抓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坚决清除竞技体育行业中存在的“假、赌、黑”现象,切实促进公平竞赛,取得良好效果。

  三是体育产业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体育产业扶持政策不断完善,体育消费呈现加速增长,特别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体育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健身休闲、赛事表演、用品开发、运动训练、中介服务等迅速发展,健身消费成为新的风尚,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呈现出多种所有制并存、投资主体多元、参与人数日益增加的良好态势,东、中、西部突出区域特色,实现错位发展,体育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为体育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拓展了新的空间。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大型综合性赛事的市场开发取得良好效益。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开辟了有效途径;同时,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为扩大国内需求、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年全国体育产业从业人员317万人,实现增加值1555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0.52%。

  四是体育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颁布,表明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全民健身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全民健身工作的行政法规,对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使我国群众体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基本思路的进一步深化和丰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实现了重大政策突破,对切实保障运动员基本权益,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这是北京奥运会遗产社会化、全民化、制度化的重要成果;2006年,中国在亚洲第一个加入《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成为《公约》缔约国。中国体育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友谊不断加深,我国竞技体育的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可以说,“十一五”时期体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体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改善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17.我国取得了哪些抗击自然灾害斗争的重大胜利?

  “十一五”时期,我国自然灾害突发多发,灾情之重历史罕见。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先后战胜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严重灾害,全面夺取了抗击自然灾害斗争的重大胜利。

  第一,战胜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南方地区先后出现四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过程。这次灾害性天气正值春运高峰,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多数地区为50年一遇,部分地区为百年一遇。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造成多种灾害并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1510多亿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要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力打好抢通道路、抢运电煤、抢修电网等攻坚战,及时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指导方案并如期完成任务,抗灾救灾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

  第二,战胜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发生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达里氏8级,最大烈度达11度,余震3万多次,受灾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4625万多人,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举世罕见。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不畏艰险,迅速展开了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一是全力解救人员、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从废墟中抢救群众8.4万人,解救被困群众149万人,及时救治伤病员430多万人,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510万人,救助灾区困难群众881万人,中小学校在新学期开始前全面复课开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二是千方百计降低灾害损失。全力抢修基础设施,严密防范次生灾害,切实做好余震监测、气象服务、煤电油运保障等各项工作,及时准确公布灾情。三是灾后恢复重建成效显著。及时制定有关条例、指导意见和规划,中央财政建立了专项基金,组织实施对口支援。恢复重建工作快速推进,原定三年完成的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村庄焕发蓬勃生机,遭受重大创伤的汶川灾区呈现出崭新面貌。

  第三,战胜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灾害。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我国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主震震级达里氏7.1级,最高烈度9度强,震源深度14公里,受灾面积约3.58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24.68万人,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228亿多元。玉树灾区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抗震救灾难度之大,极为罕见。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迅速开展了一场在高原高寒地带进行的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救援活动。一是最大程度搜救和安置受灾群众。紧急转移被困群众22.5万人,抢救压埋人员2008人,72小时内完成全部重症伤员转运治疗。地震次日国务院制定临时救助政策,18.82万人领到生活补助,20.65万人领取救灾口粮,19.31万人领取转移安置补助。灾后36天内所有学校全部复课,高考顺利进行。二是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紧急抢修基础设施,切实做好余震监测防范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支持农牧民开展生产自救,充分发挥民族宗教界人士的积极作用,灾区保持了人心安定、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三是迅速扎实展开恢复重建。灾后第二天即启动前期准备工作,及时制定有关指导意见、支持政策措施和总体规划,组织实施对口支援,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为建设生态美好、特色鲜明、经济发展、安全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玉树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战胜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765人死亡和失踪,房屋倒塌损毁,基础设施陷于瘫痪,县城河床抬高形成堰塞湖,直接威胁下游10万余群众的生命安全。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团结奋战,展开艰苦卓绝的抗灾救灾工作。一是抢险救援取得重大胜利。营救被困人员1243人,紧急转移安置群众2万人,及时救治所有伤员,全力抢修基础设施,快速展开堰塞湖排险、河道疏通、城区清淤。二是灾后恢复重建有序推进。及时制定有关支持政策措施,科学编制并加快实施重建总体规划,力争2012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恢复重建任务,使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

  此外,我国近年来干旱、洪涝灾害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重,例如2006年川渝特大干旱、2007年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涝、2009年北方冬麦区大范围干旱等。特别是2010年,年初西南5省区发生百年不遇特大干旱;入汛后全国降雨过程多、局地强、雨量大,30个省区市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奋勇夺取了一系列抗击严重旱涝灾害斗争的重大胜利。

  过去五年,在全面夺取抗击自然灾害斗争胜利的同时,我国加快完善防灾救灾各项法规和综合性配合政策,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出台了《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同时大力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

  18.政府改革和自身建设取得哪些进展?

  第一,顺利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2008年,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同时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六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社会各界形象地称这次改革为“大部制改革”。按照改革方案,国务院新组建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5个部,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近20个。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正部级机构减少了6个。随后,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也渐次展开。到2009年上半年,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各省(区、市)政府厅局级机构得到不同程度的精简,全国共减少厅局级机构80多个,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迈出坚实步伐。到2010年底,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也陆续到位。

  第二,修订完善《国务院工作规则》。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2008年新一届国务院制定公布的工作规则明确规定了“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健全监督制度,加强廉政建设”五项准则。在原有三项准则的基础上,增加了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廉政建设这两方面的内容,对政府施政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第三,进行了第四、第五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国务院部门于2007年9月第四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186项(其中取消128项、调整58项),于2010年7月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184项(其中取消113项、调整71项)。总体上看,自2001年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国务院已分五批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2183项,占原有项目总数的60.6%。地方各级政府取消和调整7.7万多项,占原有项目总数一半以上。

  第四,建设法治政府步伐加快。一是政府立法得到加强。2004年至2010年底,国务院法制部门共将67件行政法规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法律议案49件,制定行政法规168件。二是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到2010年底,全国已有183个设区的市级政府和830个县级政府实行了综合执法;清理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取消不合法的执法机构8289个,清退不合格的执法人员8.9万人。三是突出加强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明显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第五,政务公开继续深化。2007年国务院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步入法制化轨道。目前,全国乡镇和县级政务公开工作日趋规范,市(地)级全面推行,省部级逐步展开。公用部门和单位办事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的载体更加丰富,公开方式不断创新。一是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政府网站在大多数地区开通。2006年1月1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开通运行。到2010年底,全国建立行政机关门户网站4.4万个,政府网站体系基本形成。二是普遍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到2010年底,全国已经建立了2.8万个综合性行政服务中心。三是政府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基本建立。31个省级政府和74个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和单位,设立了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总之,政务公开的理念深入人心,政务公开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

  第六,大力推行行政问责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建立行政问责制度和绩效评估体系”。2008年被媒体称为“问责年”,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对河北石家庄“三鹿”奶粉事件、山西襄汾县“9•8”尾矿溃坝、陕西“华南虎照风波”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事故进行了问责,严肃处理了有关责任人。200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在政府绩效管理方面,到2010年底,全国约有1/2的省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政府绩效管理工作,吉林、深圳等一些地方还出台了政府绩效管理方面的政府法规,但总体上看各地仍处于探索阶段。

  第七,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政风建设。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公务员法,依法加强公务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一是坚持“凡进必考”,公务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从2003年到2010年,全国各地共招考录用了80万名公务员。二是公务员培训工作成效显著。圆满完成了全国600多万公务员的轮训任务,着重提高公务员公共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坚持从严治政,加强公务员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四是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

  在政风建设方面,重点抓了以下方面:一是加强行政督查,确保政令畅通,严格执行行政纪律,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二是狠刹违规建设办公楼等楼堂馆所的不良风气,曝光并纠正了一批典型案件。三是大力压缩行政开支,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2006年10月,中办、国办下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对规范国内公务接待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2009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压缩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等三项经费,其中2009年压缩158亿元,2010年压缩216亿元。严格控制各种名目的达标评比和表彰活动,到2009年底全国共取消评比达标表彰项目7万余项,保留1800余项,总撤销率达97.5%。这些措施取得积极成效,促进了机关作风明显好转。

  第八,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2007年颁布《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2009年颁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2010年修订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自1997年开始试行),制定了《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制定了《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二是着力推进改革和加强制度建设,强化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在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干部人事制度、财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金融体制等方面改革的同时,重点建立和完善市场配置资源制度,防止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等“三公”领域出现腐败问题。三是集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这项工作自2005年8月开始部署开展。到2010年底,全国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7.51万多件,涉案金额208.3亿元。四是坚决查办违法违纪案件,严厉惩处腐败分子。2010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3.96万件,结案13.95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4.65万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373人。这些成效彰显了我们党和政府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19.我国外交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

  “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五年,是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五年,也是外交工作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大有作为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办好了喜事,办妥了难事,办成了大事,推动全方位外交取得新进展。五年里,我们成功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建设性参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这五件大事将中国加速推向世界舞台的显著位置,加快了中国与世界相互融合的进程,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表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具体而言,中国的外交工作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第一,以首脑外交为统领,展示了负责任大国形象。我国领导人多次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领导人会议等重要多边活动,密集进行双边会晤,为协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进国际经济体系改革、促进双边和地区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胡锦涛主席与48位非洲国家领导人举行会晤,共商中非合作大计。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期间,分别有上百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政要来华。通过高层交往,有力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推动了对外合作。

  第二,以全方位外交为主线,全面推进与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友好合作。我们与美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与俄罗斯战略协作不断加强,与欧盟、日本关系得到改善和发展。我们全面提升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推动建立和完善地区合作机制,建设性参与热点问题的解决,维护了周边环境的总体稳定。我们积极促进“金砖四国”等新兴大国合作机制建设,不断深化与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大国关系,全面加强同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我们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体系改革,推动二十国集团合作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事务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得到提升。我国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上升至4.42%,在IMF的份额将上升至6.39%。

  第三,以经济外交为着力点,全力服务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高度重视外交工作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十一五”规划相对接,积极开展经济外交,参与并推动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倡导自由贸易。推动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和自贸区建设,在能源资源领域和参与其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达成了一批重大合作项目。积极参与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国际谈判与合作,推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进程。积极研究国外有益发展经验,为我国内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有益借鉴。

  第四,以安全外交为保障,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利益。就涉台、涉藏、涉疆等问题积极做有关国家工作。稳妥应对“3•14”、“7•5”等重大突发事件,坚决打击和遏制“藏独”、“东突”等分裂活动,对外部干涉我国内政的图谋坚决斗争,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稳定大局。

  第五,以“外交为民”为宗旨,积极维护海外合法权益。随着走出国门的中国公民越来越多,海外利益保护工作越来越重。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领事保护机制体制建设,稳妥处理撤侨、人质解救、劳务纠纷等许多重大突发事件,不断提高领事保护的能力和水平。仅2010年,就处理领事保护案件3万余起,有效维护了海外中国公民和企业人身财产安全。加大预防性领事保护力度,及时发布海外风险预警,努力提高我国公民和企业的海外安全常识。

  第六,以公共、人文外交为平台,努力推动软实力建设。以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重大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公共、人文外交,广交深交朋友,向世界展示中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建设海外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加强与各国的人文交流。及时澄清、驳斥外界涉华不实报道,有力回应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努力让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同时,加强与国内公众的沟通交流,增进社会各界对外交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第七,以理论创新为动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努力深化对国际形势发展规律和内政外交互动规律的认识,明确外交与发展的关系,充实和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把统筹协调作为开展新时期外交工作的根本方法,大力提高科学办外交的能力和水平。

  20.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哪些矛盾和问题?

  《报告》坚持实事求是态度,既充分肯定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明确指出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本文拟分析八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一直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付出了高昂的代价。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正在强化。就能源资源供给方面看,石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能源、矿产资源靠进口满足需求不仅代价过大,而且继续扩大进口和海外资源开发也面临不少困难。东部发达省份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已无土地扩大工业发展,近几年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从环境方面看,人民群众要求提高生活质量包括环境质量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国际社会越来越要求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承担更多义务和责任。这一切说明,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了。

  第二,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1978年到2009年,我国投资率从38.2%提高到44%左右,消费率则从62.1%下降到不到49%,而目前世界上高收入国家消费率为62%、中等收入国家消费率为60%,说明我国投资关系与消费关系出现了严重失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一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偏低。二是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幅度低于高收入群体,而前者消费率明显高于后者,储蓄率明显低于后者,导致消费率越来越低于投资率。三是城镇化实际上进展缓慢,12%的城镇统计人口不能实现真正的城市化,大大影响了我国消费率的提高。四是社会事业特别是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必须为未来储蓄,为下一代储蓄,不敢增加即期消费,也严重抑制了消费扩大。

  第三,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从城乡收入差距看,城市与农村的人均收入之比,1978年是2.6倍,到了2009年是3.33倍。从地区收入差距看,公开数据显示,2009年最高收入省份与最低收入省份收入差距为2.43。从行业收入差距看,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石油等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从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看,我国的基尼系数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20激增至2005年的0.47,大大超出了0.40的警戒线。

  第四,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我国近年来申请专利数逐年增多,但大部分是实用改进型专利,真正的发明性专利不多。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但我国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现在有928万户注册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新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8.6%的企业从来没有申请过专利。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我国工业关键核心技术依靠国外引进,关键原材料、核心元器件、大型装备主要依赖进口,产业发展严重受制于人。中国企业销售收入中很大的比重用来支付国外专利,许多企业只不过赚了一点加工费。如中国彩电、手机、台式计算机、DVD播放器产量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主要靠进口,我国每只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 40%要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第五,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三次产业比重不合理。国际比较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三次产业比重应该分别达到10%、30%、60%,但实际上第二产业比重达到了46%,第三产业比重只有43%。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比如在工业内部,存在着工业的虚高度化,即重化工业虽然占比重较大,制造业规模比较大,但工业发展多在低端,高科技行业对外过度依赖。第三,我国产业结构存在严重隐患。我国工业中重化工业占很大比重,一旦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出现逆转,我国重化工业行业和企业有可能遇到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局面,就有可能出现大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情况。

  第六,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从供给方面看,今后几年,每年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仍将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农村还有富余劳动力1.2亿以上,每年需要转移就业超过900万人;同时,我国新成长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教育水平较低,缺乏专业技能,不适应新增就业岗位的需要。从需求方面看,今后几年每年城镇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只能解决1200万人就业问题,供大于求缺口在1200万人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农村转移就业面临较大困难。还需要指出的是,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低于“十一五”时期,会对扩大稳定就业产生直接影响。

  第七,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目前,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但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现行财税体制和干部任用机制需要完善。在分灶吃饭的财税体制下,只有多上重化工业项目、建设大项目,扩大经济规模,才能快速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一些地方必然忽视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同时,在干部任用中,数字出干部,造成了GDP崇拜,事实上引导领导干部重视经济量的扩张,忽视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忽视社会事业发展。二是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亟须改革,企业生产成本不完全。我国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进展缓慢,市场机制在价格决定中的作用被抑制,资源价格一直没有理顺,水价、电价、油价都偏低,劳动力成本长期被压低,环境成本也没有计入,企业生产成本不完全。这种情况导致地方和企业更多地依靠投入能源资源和劳动力实现地方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忽视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的作用。

  第八,物价上涨预期增强,一些城市房价涨幅过高。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涨势较猛,2010年CPI同比上涨3.3%,2011年1月份同比上涨4.9%。这一轮物价上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流动性过剩、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国际农产品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等输入型通胀的影响、国内生产成本上升,等等。据专家分析,导致前一个时期物价上涨的种种因素还没有消除,今后管理通胀预期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连年大幅上涨。如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由2005年的每平方米2778元上涨到2007年的5422元。随着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克服金融危机影响、逐步回升向好,下半年又出现了新一轮价格上涨。2010年以来,国家连续出台文件政策,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政策效应已经显现,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是,房地产走势还面临不确定因素,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动力仍然较大。

  21.“十一五”时期政府工作有哪些主要认识和体会?

  “十一五”期间,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特别是2008—2010年我们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了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民经济又迈上新的台阶。《报告》总结了政府工作在四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和进步,靠的是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中,我们面对了多次严峻挑战,而战胜困难的法宝就是坚持发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靠的是发展。特别是过去两年,面对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好势头,取得这样成果的根本原因是坚持科学发展。没有我们毫不动摇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努力,就不会有中国的今天。

  从发展阶段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目前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排在世界非常靠后的位置。要使中国真正强盛起来,坚持把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须臾不得放松。我们在继续前进的征途中,还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困难,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根据“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新环境、面临的新问题,我们必须全面做好科学发展工作,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二、必须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

  回顾“十一五”,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性。“十一五”前半期,针对当时出现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等突出问题,我们适时调整政策,加强宏观调控,维护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稳定。“十一五”后两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强烈冲击,我们及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持实施一揽子刺激计划,扩大国内需求,在较短时间内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实现了夯实发展基础和保障改善民生的统一,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好势头。

  总结“十一五”时期前后两段宏观调控的实践经验,我们深刻认识到,根据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宏观调控要注意把握好方向、重点和力度,协调发挥各种政策的组合效应,不仅调控总量,而且注意结构调整。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注重克服市场的缺陷和防范其可能引发经济的较大波动。健全的市场机制,有效的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统一于经济运行的全过程。正如《报告》中所指出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我们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及时纠正市场扭曲,弥补市场失灵,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三、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互动和依存不断增强,我们考虑任何问题,不仅要立足国内,同时必须具有国际视角。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实质,就是要把握和抓住国内国际可能出现的发展机遇。进入21世纪以来,一方面,我们面临着新的更为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总的来看,在未来的几年中世界经济将继续有所恢复增长,但是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有增无减,恢复过程必然缓慢、动荡而曲折。同时大动荡必然孕育着大机遇,战胜挑战必然赢得难得的发展。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各种有利条件仍然存在,我们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报告》指出,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充分把握发展机遇,稳妥应对风险挑战,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关系,真正做到内外兼顾、均衡发展。这是我们做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一项重要保证。

  四、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开放性经济水平显著提升。这些辉煌的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必须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

  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从根本上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当前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我们更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和扩大开放,不断深化改革,加大改革攻坚力度,为“十二五”的顺利进行提供强大的动力,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政府工作报告》七种少数民族文字单行本出版
· 国务院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
· 一切为了人民幸福生活—《政府工作报告》诞生记
· 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及学习问答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