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的房产证办下来了!等我装修好了就把你们接过来,到时候把你们的户口也迁到市里来吧。”8月30日上午,刚在石家庄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办理完二手房交易过户手续的小王,一手拿着房产证,一手拿着手机迫不及待地给父母打电话。
小王的老家在辛集市一个农村里,5年前他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石家庄。今年7月份石家庄出台的房地产新政中明确规定,今年12月31日前在市区购买成套商品住房(含二手房)面积达到90平方米,购房一方的父母可同时在市区落户。日前购买了一套98平方米二手房的小王动了心,想让父母变成城市人。
小王的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河北省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诸多变化。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朱正举介绍,改革开放前,河北省城镇化发展总体上处于停滞不前状态。1953年,全省城镇化率为11.62%,1964年为11.25%,1978年为12.16%,近30年间城镇化水平仅提高了不到1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后,河北省城镇发展水平开始加速,1982年为13.69%,1990年为19.21%,到2000年达到26.08%,年均增长0.63个百分点。
2003年,省委、省政府把城镇化列为全省四大主体战略之一,摆上活跃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加以推进。2007年河北省城镇化率达到40.3%,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低于自身的工业化率7.6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成了直接制约河北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2008年,结合河北实际,省委、省政府做出了以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为重要抓手,加快推进城镇化的重大决策,全省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今年8月18日,城镇化发展统计监测数据显示,2008年,全省城镇化率达41.90%,相较于2003年的33.51%,年均提高1.67个百分点以上,与全国差距由2003年7.02个百分点缩小到去年的3.78个百分点。
做城市的本质就是做产业、做民生、做城乡统筹发展。一年半的实践和收获充分证明,“三年大变样、推进城镇化”给河北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的,有着深刻的内涵。
夯实了城市的发展基础。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仅今年上半年全省开工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中,60%以上都是城市基础设施。拉动了经济增长。截至目前,全省城镇建设总投资达到3400多亿元,其中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834亿元,相当于前3年的总和,同时,城镇建设投资直接拉动了房地产、建筑、建材等30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三年大变样、推进城镇化”还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解决了老百姓最急需、最紧迫的现实问题。为近1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了廉租住房;启动城中村改造233个,完成拆迁1189万平方米;开工棚户区改造项目138个,开工住宅面积528万平方米;启动旧住宅小区改善项目282个,完成218个,改善面积529万平方米。
今天,以经济的繁荣和生活的舒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河北省按照“三年大变样、三年上水平、三年出品位”的发展目标,正在全力打造“近者悦、远者来”,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生态健康城市。(记者 马朝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