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粮食局副局长任正晓赴黑龙江、吉林调研粮食工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7月16日   来源:粮食局网站

    7月7日至13日,国家粮食局副局长任正晓赴黑龙江省大庆市、吉林省松原市、白城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地,考察调研粮食生产形势、粮食产业化经营和粮食质量安全、军粮供应工作,并在“八一”前夕深入基层部队听取意见、慰问官兵。

    调研期间,任正晓一行先后到黑龙江省大庆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大庆市军粮供应站、粮食综合批发市场、肇州县玉米高产创建示 范区,吉林省松原市华润赛力事达玉米工业有限公司、白城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军粮供应站、珲春市军粮供应站、粮油品质卫生检验监测站、粮食监督检查执法大队、延边军粮配送中心、珲春市绿色米业有限公司和中央储备粮珲春直属库等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全面了解粮食产业化发展、粮食质量检验与安全监管情况,到农户田头调查了解优质粮食品种长势和先进种植技术推广情况,并深入到连队、哨所看望慰问一线部队官兵,征求部队对军粮供应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期间,任正晓还分别召开专题座谈会,认真听取市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基层粮食企业的意见。

    在吉林调研期间,任正晓与吉林省政府副省长王守臣就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与质量安全、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等工作深入交换了意见。黑龙江省粮食局局长胡东胜、副局长张赋,吉林省粮食局局长祝业辉、副局长韩福春及国家粮食局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一同参加了调研活动。  

任正晓副局长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联系点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0年7月7日•哈尔滨)

    同志们: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是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各级粮食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国有粮食企业通过不断改革和发展,顺利实现了从“计划主渠道”到“市场主渠道”的转轨,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需要的市场经营主体,在促进农民增收、服务粮食宏观调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粮食局作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的行业指导部门,近年来不断加大改革和发展工作的指导力度,努力为国有粮食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去年以来,为便于直接、快捷了解各地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动态情况,更好地指导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国家粮食局建立了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联系点制度,并在各地推荐企业的基础上,选择了50个具有一定经营规模、信用较好的国有粮食企业作为联系点企业,通过与这些联系点企业加强联系,加快信息传递,更好地掌握基层改革和发展情况,为指导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今天的会议是联系点制度建立以来的第一次会议,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充分发挥联系点制度的积极作用,我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当前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各级粮食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粮食流通中心工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粮食市场形势变化的影响,不断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切实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指导,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企业“三老”问题基本解决。近几年来,各级粮食部门针对国有粮食企业历史包袱沉重的实际情况,认真开展调研,科学制定改革方案,争取有关政策,积极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深化改革,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环境进一步改善。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老人”、“老账”和“老粮”问题。截至2009年年底,国有粮食企业历史财务挂账得到进一步核实,政策性挂账已上划到县级以上(含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集中管理,老库存粮食都进行了销售处理。同时,各地还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多渠道解决前几年企业分流安置职工的资金缺口,做好分流安置职工的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积极创造就业岗位,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国有粮食企业职工总数64万人,其中购销企业职工45.8万人。

    (二)企业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各地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因地制宜,加大对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通过改组联合、股份合作、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构建了新型的国有粮食企业骨干主体。大部分地区还以县市为单位,组建了一个或几个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粮食企业,优化了布局和结构,增强了市场竞争实力。目前,全国国有粮食企业已从改革前的5万多个减少到目前不到2万个。

    (三)粮食产业化得到较快发展。各地国有粮食企业积极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需要,不断走出传统的“收原粮、卖原粮”的经营方式,大力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不断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一方面,通过“订单农业”、“公司加农户”等形式掌握了粮源,减少了粮食生产经营风险,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加工转化增值,提高粮食商品的市场竞争力。近些年来,各地涌现出了一批集科研、生产、收购、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了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发展粮食生产、带动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截至2009年年底,具有一定规模的全国国有粮食企业中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997个。

    (四)企业经营管理状况显著改善。近几年来,为了扭转国有粮食企业长期亏损局面,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促进粮食流通发展,各级粮食部门高度重视企业扭亏增盈工作,建立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扭亏增盈信息通报制度和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分析制度,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指导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各地国有粮食企业也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需要,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积极盘活国有粮食企业资产,在改革中求生存、谋发展,以全新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机制赢得了发展空间。经过努力,近几年来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管理不断改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扭转了长期亏损局面。2007年以来,连续三年实现统算盈利,企业经济效益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同时,企业资产规模不断增大,截至2009年年底,净资产达到817亿元,比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前的2004年增加1397亿元。

    (五)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流通中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国有粮食企业一边加快自身改革,一边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积极入市收购粮食,掌握粮源。尽管国有粮食企业数量减少,但随着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高。近年来,国有粮食企业年均收购粮食占全社会粮食收购量在50%以上,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维护了市场稳定。同时,在应对各类灾害等突发事件中,国有粮食企业积极服从国家安排,认真做好应急保障工作,充分发挥了国有粮食企业主力军作用。

    但是,受整体经济环境因素及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等影响,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经营性挂账较多,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存在资金缺口。二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大企业大而不强,中小企业多而不活,企业盈利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盈利的基础还不稳固。三是粮食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上规模、有品牌的龙头企业较少,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四是企业经营环境亟需进一步改善,国有粮食企业仓储设施陈旧,一些财税、金融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基层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普遍存在。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的指导,在今年着手制定的《“十二五”粮食行业发展规划纲要》中,已将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粮食局对于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的编制高度重视,专门组织力量认真编制规划,对下一步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基本思路。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请大家对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使规划更具科学性,更加符合基层工作的实际需要。

    二、建立联系点制度是进一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有利于及时掌握基层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动态及有关情况。随着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企业面临的外部经济形势和环境也不断变化,企业在改革、经营和发展中会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这些带有较强普遍性的情况和问题不仅是指导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重要参考内容。

    目前,全国国有粮食企业有近两万家,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不可能挨家逐户地去了解改革和发展中的新情况和问题。如果采用由各级粮食部门汇总信息,并从下到上逐级上报企业情况的方法,会由于工作环节多,影响信息的时效性。因此,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从全国近两万家国有粮食企业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50个企业作为调查样本,直接与国家粮食局建立联系,及时反馈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动态情况,有利于国家粮食局在第一时间掌握基层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问题,从而保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中重要信息的时效性。同时,这种从典型单位直接调查得来的情况,更真实、更生动、更具体,更能反映基层企业的实际情况,是指导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必不可少的实践依据。

    (二)有利于及时总结和推介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典型经验。近年来,随着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步伐的加快,各地涌现出了许多成功的典型单位,这些典型单位所积累的经验是指导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的宝贵财富。国家有关部门非常关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对各地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中的一些典型经验和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各级粮食部门在指导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实践工作中,高度重视经验总结,通过会议、调研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总结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并通过经验交流会、简报等形式,对各地在政企分开、产权制度改革、粮食产业化发展、做大做强、创新购销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典型经验进行了推介。近年来,国家粮食局及时将各地典型经验进行总结和整理,先后编印了《中国粮食企业风采》、《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改革活机制,发展壮实力》等资料,在粮食系统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这些典型经验的推广与交流,为进一步推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各地国有粮食企业对照先进经验寻找差距,通过典型引路,推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充分发挥了典型经验的示范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联系点制度作为各地经验总结和交流的平台,能够更好地发挥典型经验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从而鼓励先进,促进改革和发展。一方面,通过联系点制度,联系点企业可以及时地将改革、经营管理和发展中摸索出的好经验直接反馈给国家粮食局,使我们对各地经验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及时对典型经验进行总结和跟踪问效,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各地进行推介。另一方面,在联系点制度这个平台上,企业与企业之间也能够相互密切交流,学习借鉴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同时,联系点企业将交流中获得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回到本地区,可以更好地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

    (三)有利于听取基层对完善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建议。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出台,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每一项政策和措施都需要建立在基层企业实际运行情况基础之上。要使政策措施更有针对性,更加符合实际需要,就必须认真听取企业对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建议,并将基层的好思路、好想法、好做法吸纳到政策措施中去。只有建立在基层意见和建议基础上的政策措施才更有可操作性,才更符合基层工作的实际,才更能反映基层职工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也才能真正发挥政策措施的实际指导作用。

    建立联系点制度,就相当于在决策部门和企业改革发展实践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来自基层企业的各种意见和建议能够畅通地反馈到决策部门。同时,决策部门经过认真筛选和整理,从中吸取有价值的内容,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意见和建议转化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而既保证了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又提高了实效性。

    三、各联系点要在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要积极探索改革和发展的路子,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典型经验。目前,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巩固成果、战略攻坚的关键时期。作为各地推荐的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点联系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一方面能够提升企业自身实力,实现良好的经营业绩,夯实主渠道基础。另一方面,联系点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的好做法,也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创造了更多的经验,对全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起到带头和促进作用。

    因此,联系点企业要在改革和发展中坚持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在巩固已取得成果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加强经营管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同时,要继续在牢牢把握“五个坚持”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改革发展经验和模式:一是坚持粮食市场化的取向不偏废;二是坚持服务粮食宏观调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不放松;三是坚持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的地位不削弱;四是坚持“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宗旨不改变;五是坚持发展壮大粮食产业的方针不动摇。只有在这“五个坚持”基础上探索改革和发展的路子,才不会偏离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轨道,国有粮食企业才能真正成为促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服务粮食宏观调控的主力军。

    同时,联系点企业要结合本地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所作的有益探索进行认真总结,特别是要及时对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经营管理方面的好方法、好典型进行整理和总结,为全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不断开辟新路子。

    (二)要及时反馈改革和发展的进展情况,为推进全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第一手资料。联系点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及工作中的意见和建议,都要及时向国家粮食局进行反馈。具体来说,在反馈内容上,主要包括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生产、管理、经营的动态信息等,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企业积极开展粮食购销,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的情况;二是企业推进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的情况;三是企业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情况;四是企业发展城乡连锁经营,努力打造新型粮食购销服务体系的情况;五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情况等。

    在反馈形式上,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通过书面材料的方式直接向我们反映情况,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传真和电话交流的方式与我们联系;既需要定期报送有关情况,也可以采取不定期方式报送有关信息,做到急事急报、特事特报,把基层的第一手信息反馈给我们,使我们能够及时掌握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动态情况。

    (三)要切实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在粮食流通中发挥主渠道作用。联系点企业要切实增强振兴国有粮食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加强管理,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做大做强国有粮食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继续保持主渠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

    具体来说,一是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完善粮食购销服务网络。充分利用现有国有粮食企业网点资源,加大整合力度,实行跨区域兼并重组。鼓励地方大型国有粮食企业对基层粮食购销企业的兼并重组,延伸购销网络,增强购销服务功能,为企业做大做强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要进一步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增强企业竞争能力。要努力拓宽经营范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向粮食生产基地和精深加工两端延伸。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要向科研、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大力培育知名品牌,增强企业带动力和影响力。

    三是要加强企业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大型国有粮食企业要大力开展技术研发,重点在粮食仓储物流、粮食深加工、机械制造和信息技术等方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积极运用现代粮食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粮食企业,逐步淘汰落后粮食加工生产工艺、设备和技术,加强粮食综合利用和转化增值。

    四是要加强企业内部制度和管理创新,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通过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企业内部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规范财务核算,有效运营企业资产,努力增收节支,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五是要积极探索和发展新型粮食流通经营业态,构建粮食流通服务新体系。有条件的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仓储设施和场地资源优势,完善农村服务网点,扩大经营范围,搞好为农服务。推进城镇主食厨房工程建设,建设城镇粮油食品配送中心,发展快餐连锁经营,方便城镇居民生活。

    同志们,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国有粮食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肩负的历史使命,进一步增强推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紧迫性和责任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升国有粮食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为促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服务粮食宏观调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相关链接
· 粮食局副局长郄建伟会见阿根廷农牧渔业部长一行
· 粮食局召开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工作联系点会议
· 国家粮食局在湖北武汉召开早籼稻收购工作座谈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