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河南建设中原经济区文化视野:文化之光照亮未来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29日   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释放出的政策信号,为我们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开启了新的思路。

    这一科学论述,也为我们建设中原经济区打开了新视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软实力变成硬支撑,让亿万群众衣食丰足,迈向文化小康。

    中原崛起,文以化之;河南振兴,文以铸之。

    绿色经济的新支撑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看到五中全会公报中的这句话,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感慨万千,“这是迄今为止国家赋予文化产业的最高地位。”

    文化产业是典型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低碳产业。对河南来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更是时代的选择、发展的必然。

    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好莱坞大片刮起文化风暴,《哈利·波特》创造经济奇迹,巴黎时装周引领时尚潮流……美国经济学家米切尔·沃尔夫对此评价:“文化、娱乐——而不是那些看上去更实在的汽车制造、钢铁——正在迅速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轮。”

    现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已超过20%,北京、上海、广东、湖南等省市已超过5%,与之相比,河南文化产业3.2%的份额比例,既意味着差距,也意味着潜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能够为中原经济区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发展文化产业,河南有底蕴。中原文化是“正根、正道、正宗、正统”,在这个“伸手摸秦砖,抬脚踢汉瓦”的地方,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是发展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的源泉。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指出,河南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方面迈出更大步伐。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但能够做大GDP,还能够做优GDP。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文化产业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和突出特点。当前,河南“调结构”的任务异常艰巨,要摆脱对传统模式的依赖,走上科学发展之路,发展文化产业无疑是重要的抓手。

    文化是中原经济区最重要、最显著的优势之一。“中原要崛起,河南要振兴,必须首先突出河南的文化优势,发挥河南文化的作用。”省委书记卢展工一语中的。

    动力澎湃的新引擎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硬实力”是基础,文化“软实力”是平台。没有“硬实力”的物质保障,“软实力”就没有根基;没有“软实力”这个平台,“硬实力”也会受到限制。

    提升文化“软实力”,关键在以人为本。

    “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推动发展的主体。”中央党校教授李兴山说。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基本的文化需求,以文化养智、养德、养神、养气,提高群众的文明素质、文化素养,可以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提升文化“软实力”,作用在凝聚人心。

    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好事、大事,也是难事,没有一股锲而不舍的精气神,就走不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来,必须统一思想,鼓舞斗志。加强文化建设,把亿万人民的注意力聚焦到中原崛起上来,把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出来,可以为中原经济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重点在把握规律。

    文化发展具有特殊的规律性,在构建中原经济区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规律、尊重规律、遵循规律,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作为文化工作的着力点、作为检验文化体制改革成效的标准,增强文化产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中原文化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深入人们的心灵。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以文化为引擎,中原经济区扬帆起航,动力澎湃。

    融合发展的新理念

    文化与经济融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当今时代,传统产品通过增加文化内涵实现更新升级,小商品赋予文化特质衍生为大产业。现在我们已很难找到没有文化标记的产品,很难找到不体现文化意义的消费。同样的儿童用品,贴上米老鼠、唐老鸭的形象,立即身价倍增;同样的快餐食品,打上醒目的“M”标志,才是人所共知的“麦当劳”……

    当今时代,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文化优势和文化底蕴的地区聚集,经济重心与文化中心逐渐合二为一。大东京经济区是日本金融、贸易、制造业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日本教育、文化中心和动漫产业集聚区;以洛杉矶为中心的美国西海岸经济区是美国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电子工业的基地,也是好莱坞、迪斯尼乐园所在地。

    文化最大的特质,就是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

    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把握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注重经济、社会、文化的通盘规划、统筹运作,在经济工作中更多地增加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价值提升经济价值,用文化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和基础产业。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曾感叹道:“中原地区是中华儿女心灵的故乡。”如今,这种文化上的血脉相连,正在化为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巨大动能:前不久我省举办的一系列商贸活动,吸引了浙商、闽商、港澳深等地企业家的3000多亿元投资。就在两天前,寻找“千年之根”的台商们,又带来了380亿元的项目投资,正酝酿着在河南打造一个赶超意大利的“中部鞋都”……

    以文“兴”产业,以文“化”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依靠云台山这张“名片”,焦作市正在实现从“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的转型;“天地之中”历史古建筑群的成功申遗,让登封市迈开了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的新步伐……

    建设中原经济区,我们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建设中原经济区,我们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建设中原经济区,我们要努力实现文化自强。

    灿烂辉煌的中原文化,薪火相传到我们手中,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高高举起,照亮中原经济区的美好未来!(记者 王 珂 秦国防)  

 
 
 相关链接
· 实现"民富"新追求——建设中原经济区之河南视野
· 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座谈会召开 专家支持建设中原
· 河南严密监测“超级细菌”专家称一搬人不会感染
· 2010中国云台山国际旅游节在河南焦作市隆重开幕
· 河南前三季度国企利润达205亿元 同比增长62.2%
· 河南:征兵工作全面展开 高学历入伍享优惠政策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