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高鸿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农垦科学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1月17日   来源:农业部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推进农垦科学发展
——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在全国农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国农垦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一五”和今年农垦工作,研究部署“十二五”和明年工作。回良玉副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韩长赋部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农垦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

  “十一五”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农垦发展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农垦广大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农垦发展带来的严重冲击、经受“三聚氰胺”等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严峻考验、战胜重大自然灾害对天然橡胶、粮食等主导产业的连续打击,奋力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民生改善,各项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规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回顾“十一五”工作,我们得出几个基本判断,过去的五年:

  ——农垦经济快速增长、企业效益明显提高的五年。预计2010年农垦生产总值3193亿元,是2005年的2.35倍,五年间年均增长13.4%,比“十五”提高1.6个百分点;农垦企业实现利润104.3亿元、上交税金194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1.96倍和2.77倍;二、三产业比重66.7%,比2005年提高7.9个百分点。“十一五”农垦经济总量和实现利税均翻了一番多,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量最大的5年。

  ——是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产业优势明显增强的五年。“十一五”期间,全国农垦高举现代农业大旗,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粮食总产连续跨越400亿斤和500亿斤两个台阶,预计2010年农垦粮食总产588.6亿斤,比2005年增加216.8亿斤,占同期全国粮食增量的17.4%;亩产432公斤,比2005年增加65公斤,比全国平均高100公斤;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84%,比2005年提高10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高32个百分点;农田有效灌溉率59.7%,比2005年提高20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高11个百分点。农垦粮、棉、胶、乳、糖、种等主要产业的优势及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各项改革取得突破、对外开放明显扩大的五年。“十一五”时期农垦重点领域的改革继续深化并有新的突破。结合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完善农业经营体制,推进“两田制”,加强土地承包管理和农工负担监管,亩均减负30%以上,积极探索模拟股份制经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更好地调动了农工生产经营积极性。多种形式推进国有农场体制改革和分离农场办社会职能,理顺政企关系。完善集团化垦区母子公司体制,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大资本运作、产业整合力度,上海、北京等一批垦区在体制创新和产业整合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一些垦区敞开农场大门,积极招商引资,加强与地方的经济合作,在垦地融合发展上取得较大突破。一些垦区不断优化出口结构,开拓海外市场,加快国际合作开发,在“走出去”发展上迈出较大步伐。五年间,农垦出口商品总金额翻了一番,达530多亿元;境外农作物种植面积增长5.1倍,达160多万亩;境外农业总产值增长11倍,达60多亿元;所承担的五个非洲农业示范中心建设进展顺利。

  ——人均收入大幅度增加、垦区民生明显改善的五年。预计2010年农垦人均纯收入约7850元,是2005年的1.87倍,五年间年均增长9%,比“十五”增速提高3个百分点。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参保率和保障水平稳步提高,预计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4%和99.8%,医保参保率达91.4%和90.9%,年人均养老金超过1万元。垦区道路、饮水安全、职工住房和以场部为中心的小城镇建设逐步开展,特别是纳入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的6个垦区,完成了43万户危房改造任务,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十一五”重点扶持的贫困农场中有65个实现整体脱贫。民生的改善为垦区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国家做出新贡献、地位作用明显提升的五年。在自身实力不断增强、垦区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的同时,农垦为国家建设、发展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一五”时期,全国农垦累计提供商品粮2150亿斤,商品率87.1%,为保障国家粮食有效供给、稳定粮食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汶川特大地震等关键时刻,有力地保障了应急需求。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机械化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示范“窗口”建设等方式,农垦为周边农村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示范。一些垦区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土地优势,通过推进农场小城镇建设,为推动农村城镇化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在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农垦继续在屯垦戍边、建设边疆、繁荣边疆特别是化解和平息各种不稳定因素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从“十一五”时期取得的成绩和工作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农垦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要想有大的作为,对国家做出大的贡献,必须明确农垦工作的基本定位,始终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示范带动现代农业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必须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确保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努力做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努力消除影响农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全面打破封闭格局,不断开拓农垦经济发展新领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到改革发展依靠职工群众,改革发展成果由职工群众共享;必须加强工作协调,不断优化改革发展的外部环境,切实把农垦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轨道。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农垦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科学发展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这对农垦“十二五”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加快转变农垦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农垦科学发展,是“十二五”农垦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快转变农垦经济发展方式,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加快转变农垦经济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发展是解决农垦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前提,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是巩固和提升农垦地位作用的关键。加快转变农垦经济发展方式,首先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没有发展,一切问题都无从谈起。“十一五”农垦经济虽然保持快速增长,但垦区之间、农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少数垦区和农场落后地方发展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有的甚至处于“边缘化”状态,各种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关键是要发展,而且要加快发展。

  一要抓住发展机遇。当前,农垦事业发展正面临一系列重大机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改善民生等公共政策不断强化,特别是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农垦加快发展的外部体制和政策环境更加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农产品在质和量上的新要求,将为农垦更好地发挥保障国家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示范带动现代农业建设的作用,提供更加宽广的平台。在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对农垦的重视程度在提高,支持力度在加大,将为农垦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垦与地方、农垦与国外的合作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长期以来,农垦发展积蓄的实力、积累的经验也为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信心和决心,切实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二要明确发展方向。各垦区能否在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有大的作为,科学确定发展方向至关重要。集团化垦区和其他大型国有农场,要集中力量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发挥“农垦经济区”的优势,着力在建设国家商品粮棉胶供给重点保障区、大型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良种繁育基地,培育大企业、构建大产业上取得新的突破;非集团化垦区也要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做足做好特色产业、特色经济发展的文章,在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持领先地位。土地规模大的农场,要加快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在保障国家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和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土地规模小的农场,也要通过科技创新与示范,在当地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三要创新发展理念。当前,农垦事业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既处在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又处在不进则退的关键期,坐等就是待毙,进取就有收获,自满就会退步,创新就有跨越。要进一步树立开放发展的理念。以更大的魄力、更大的智慧,更加积极地“走出去”、“引进来”,在加强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中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要进一步树立持续协调发展的理念。既要不断巩固、强化农垦的资源优势,加大开发和综合利用力度,更要科学谋划,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长远效益,决不能竭泽而渔,不能“吃子孙饭”;要凝聚各种力量,特别是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尽快理顺社会建设管理体制,努力增加垦区社会建设投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真正形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格局,造福于广大农垦职工群众。要进一步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的理念。灵活运用多种现代经营管理手段,从立足农垦、放眼全国、走向世界的战略思维高度,加强企业制度建设,加强营销管理,特别是要加强生产经营与资本运作的结合,培育和打造出越来越多的国家级或世界级的现代企业集团。

  (二)加快转变农垦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是推进三个根本性转变。转变发展方式涉及方方面面,对于农垦来说,重点是实现三个带有根本性的转变:

  一是加快实现由主要依靠自然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要切实转变原有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倍加珍惜农垦在土地等自然资源方面的优势,做到合理开发和持续发展;倍加重视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倍加努力培养和建设职业化经营管理者队伍和高素质劳动者队伍,切实满足农垦经济各领域发展的人才需求;倍加注重创新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二是加快实现由单一结构农业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多功能农业转变。农业是农垦的优势产业,也是农垦赖以发挥作用的基础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从总体上看,目前农垦农业结构相对单一,畜牧业仅占25%左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产业链条仍不完整,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的空间很大;在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诸多功能开发方面的优势,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实现单一的农业结构和功能向以现代种养业为基础、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现代农产品物流业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结构和多功能农业转变,是农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

  三是加快实现由以量的增长为主向全面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转变。农垦经济虽然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快速增长,但质量效益提高的速度仍然落后于经济总量增长的速度。要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要在垦区内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中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在大力推进垦地合作和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发展空间中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在合理开发利用农垦土地、维护国有农场合法权益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中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

  (三)加快转变农垦经济发展方式要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十二五”时期,面对外部的挑战和自身的各种矛盾,加快转变农垦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

  在改革的方向上,要始终坚持企业化。这个问题在去年全国农垦工作会议上我专门作了强调,现在看来还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和重申。农垦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国家的特殊需要建立起来的,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尽管多年来农垦一直在进行改革,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加快推进,现行体制机制仍然有很多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地方,必须继续深化改革。不管有多少特殊性,农垦最基本的属性和定位是企业,最主要的职能是经济职能,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经济。农垦改革必须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坚持企业化的大方向,并与国家的经济、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即使改为管理区、乡镇政府等政权组织形式的,其内部生产经营活动也要按企业化的方式去组织,不能简单地搞“农场变农村、农工变农民”。

  在改革的思路上,要着力推进“四化”。去年,我们提出农垦改革要按照生产经营市场化、企业组织集团化、社会管理属地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路加以推进。这个思路主要着眼于解决当前制约农垦发展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外部问题,主要是通过深化改革,解决因体制特殊导致的政策渠道不畅通、政策不落实、政策边缘化的问题,从根本上理顺农垦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另一个是内部问题,主要是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解决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问题。解决政策渠道不畅通的问题,决不是简单地改变农场的隶属关系,关键是要切实解决好政府管理职能与农场发展需求的对接。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许多属地化管理到县、乡的农场仍然享受不到政府政策和公共资源,而且困难和矛盾更多。因此,确立农垦改革的思路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与农垦实际和我国经济政治改革的大环境相符合。

  在改革的原则上,要切实把握四点。一是坚持“国有”主导。国有企业是服从国家大局、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留部分国有企业,是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战略需要。国家建立和发展农垦企业,就是要建设一支在国家需要的关键时刻能冲得上、应得急、打得赢的队伍,特别是在保粮食、橡胶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和平抑市场时有一支可依靠的力量。剥离农场办社会职能,将社会管理融入地方,是为了减轻农垦企业的负担,更好地发挥作用,决不是改变农垦企业的国有性质。当然,坚持国有占主导,并不是要保持原来的纯国有,而是在国有占主导的情况下,推进多元化、股份化。二是要立足农业。国家支持农垦发展,是要农垦服务一方、保一方农产品供给,即使是城郊型垦区,也不能没有农业。农垦地位作用的极端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农业上。农业是弱势产业、农业不挣钱,这是就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而言。但现代农业不是这样,现代农业可以做成优势产业,是能做成挣钱的产业。天津农垦的养殖业、上海农垦的鲜花港等,都证明农业不一定是弱势产业,一样可以盈利,一样可以有很高的效益。因此说,立足农业,是农垦的发展之基、生存之本。三是能发挥示范。示范带动引领周边农村建设现代农业,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未来服务,这是中央赋予农垦的重要任务,是历史使命。中央对农垦过去是这个要求,至今都没有变。农垦的改革必须服从这个大局,无论大小垦区、无论采取什么改革方式,示范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使命不能变,尤其是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更要充分发挥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因此,农垦的改革决不是通过体制下放,将职工变为农民,而是要通过发展示范,引导如何把传统农民变为现代农民。四是有利于做大做强。从农垦这几年的发展情况看,已经超出想象。过去不敢想、不敢做的事,现在不仅做了,而且在大踏步前进,不仅农业有大发展,而且从农业走向其他行业;不仅在国内,而且从国内走向了国外;不仅大垦区有发展,中小垦区也有发展,农垦是越做越大,越做越强。农垦的改革,必须围绕做强做大,企业强大了,职工才富裕。实践证明,不从做大做强去谋划改革,简单的下放是失败的改革,更失败的是更进一步的下放,把农场交县里管,原有的困难、问题,还得靠农场发展来承担、解决。目前看,绝大多数下放到县的农场,不仅发展慢,而且越来越困难。

  在改革的方法上,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在坚持大的改革方向和基本思路的前提下,不同垦区、不同农场从各自实际和特点出发,设计具体的改革思路、模式和方法、途径,不能搞一刀切、一个改革模式和齐步走。各垦区要审时度势,牢牢掌握改革主动权,广泛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确保改革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四)加快转变农垦经济发展方式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能否切实做到这一点,直接关系到垦区的发展和稳定。

  一要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垦区职工群众是垦区改革发展的主体,民生改善是检验改革发展成败的根本标志。近年来,一些垦区和农场体制急剧变迁,发展遭受挫折,不稳定因素增加,无一不是由于民生问题而引起。各垦区一定要顺应职工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垦区长治久安、事业兴旺发达。

  二要维护职工生产经营权益。充分尊重职工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按照市场规律办事,防止通过行政手段侵犯职工农产品经营销售权益;要切实维护农业职工平等使用生产资源的权利,防止因资源占有差距过大造成贫富悬殊、分配不公。近几年来,媒体和群众来信不时反映垦区这方面的问题,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这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切实将职工权益落到实处。

  三要努力保障职工群众平等享受公共财政的权益。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是民生工作的重要任务。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在农垦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完善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协调力度,争取在农垦公益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五)加快转变农垦经济发展方式要把巩固和提升农垦地位作用作为重要目标。农垦作为我国农业的“国家队”,维护国家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责任义不容辞;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示范引领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任务义不容辞。我们要始终牢记这一重大使命,并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

  一是进一步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粮食主产垦区要通过稳定面积、优化结构、提升科技、加强标准粮田建设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力争在新增生产能力中做出新的贡献。“菜篮子”工程是一项持久的民生工程,农垦尤其是城郊型垦区要本着服务城市、支持政府、富裕职工的理念,勇于分担社会责任,进一步提高肉蛋奶糖菜等“菜篮子”产品的生产能力,在保障城市农产品供给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发挥垦区在天然橡胶、棉花和良种等产业上的优势,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生产能力,切实在保障国家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中发挥重大作用。

  二是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然是一条建设高效农业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业自然资源的减少,人类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将来的农业必将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农业。黑龙江垦区的现代化大农业、上海垦区的高效农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一发展趋势。农业是农垦的根本所在。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途,做好、做实、做新现代农业这篇大文章,在探索和实践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为加快推进全国农业现代化发挥更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全力推进“十二五”时期农垦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围绕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出的工作重点,“十二五”期间,农垦系统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紧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技进步和创新、民生改善和改革开放等各项工作,努力使改革取得更大进展,发展取得更大成效,民生取得更大改善,农垦地位作用取得更大提升。

  在科学发展的主题之下,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来谋划和布局“十二五”农垦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在新的起点上,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推进农垦和热作现代农业建设,率先取得突破。要围绕建设大型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进一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和现代养殖设施建设,加快农机更新改造步伐,改善农业物质装备,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抓好以标准化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垦现代化养殖示范场和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扩大追溯品种、规模和覆盖范围,着力构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抓好多层次、多类别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及时总结示范区现代农业建设的经验,不断创新完善“窗口”示范、技术和服务输出、场县(乡)共建等示范带动的方式和途径,增强示范能力,扩大示范效应。

  (二)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在稳定发展农业、不断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围绕粮食、棉花、糖业、奶业、种业、天然橡胶和热带水果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二、三产业,不断促进产业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立足优势产业和企业,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加强产业整合和企业重组,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培育现代企业集团,使其成为垦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和支柱。支持和引导非国有经济发展,激发垦区经济发展活力。

  (三)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要充分发挥科研、教学、推广机构和龙头企业在科技进步中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完善农垦科研体系,围绕主导产业、核心领域、关键环节,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支持农场综合性农技推广机构建设,狠抓关键技术推广,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千方百计引进、培养、稳定科研推广队伍,充分调动、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农垦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四)加快推进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要进一步完善农业经营体制,切实保障农场职工的土地承包权益,积极探索联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模拟股份制企业等经营组织形式,建立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经营管理制度。多种形式推进国有农场改革,创新农场内部体制机制,提高农场运行效率和管理效能。进一步完善垦区集团化体制特别是完善和规范母子公司体制,充分发挥垦区集团在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积极协调政府有关部门,争取出台分离办社会职能的扶持政策,为分离办社会职能创造条件。大力加强垦地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农垦“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以境外粮食、天然橡胶、油料、糖料等资源的合作开发为重点,以大型企业为主体,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扩大国际农业合作开发规模,提高境外资源利用效益和水平。

  (五)加快推进垦区民生的普遍改善。要切实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大力拓宽职工增收渠道,引导职工开展多种经营和转移就业,不断增加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全面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确保职工补贴性收入稳步增加;继续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加大农工减负力度,促进职工减负增收。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正确处理集团公司、农场和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产业化经营的利益联接机制,促进公平分配。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和救助政策的落实,多形式、多种渠道解决职工、居民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问题,提高职工和居民的保障水平。切实抓好垦区危房改造工作,争取扩大危房改造的实施范围,使更多符合条件的职工享受到国家住房保障政策。大力推动垦区安全饮水、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公益事业建设。进一步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着重改善贫困农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大资源和生态保护力度,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干部作风建设问题。这个问题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垦科学发展关系极大。近年来,反映垦区少数基层干部工作作风和脱离群众的人民来信来访有所增加,这既影响到垦区形象,同时也是垦区稳定的隐患。我们一定要加强教育,采取切实措施,坚决纠正少数干部作风简单粗暴、作风不实和损害群众利益等方面的问题,要督促垦区广大基层干部不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各级农垦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自身作风建设,进一步树立和展示农垦干部的良好形象。要加大干部作风建设的教育培训力度,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满腔热情地为垦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提高农垦凝聚力。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积极作用,真正把农垦的组织优势变成现实生产力,变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促进垦区和谐稳定的有力保障。

  同志们,过去的五年是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今后的五年是农垦改革发展更为关键的五年,做好“十二五”时期的工作,对于农垦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开创“十二五”农垦事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相关链接
· 全国农垦工作会在京召开 高鸿宾出席会议并讲话
· 农垦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不断取得新成效
· 全国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专题展示活动在广西举办
· 农业部农垦局在武汉召开部分垦区社会保障座谈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