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三峡工程蓄水3年发挥巨大作用 通航效益超过预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1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宜昌6月15日电(望作信、江时强) 6月15日,迎来三峡工程蓄水135米3周年。据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提供的信息,三峡工程发挥出巨大的通航效益,水上货运量增长到蓄水前的4.6倍,20多万艘次跨省船舶过三峡,520万人次中外旅客平安进出,三峡库区通航效益超过预期。

    从宜昌至重庆660公里川江航道,有550公里处在急流、险滩、浅滩之中,过去只能行驶1500吨级船队。2003年6月15日,三峡工程下闸蓄水达到135米高程时,形成436公里长、120多亿立方米库容的河道型水库,水深增加,大部分急流、险滩、浅滩消失。流速变缓,大大提高行船速度,降低航运成本,航行也更加安全。

    据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介绍,三峡水库蓄水通航以来,三峡库区货运量持续增长,2005年过坝货运量达4300多万吨,是三峡工程蓄水前葛洲坝水利枢纽多年平均货运总量958万吨的4.6倍,航运效益已经远远超出原来预期。武汉理工大学和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效益评估证实,三峡蓄水后,实际影响和拉动增长沿江GDP达到65亿元。

    交通部为振兴三峡库区航运经济采取重大举措,与国际上最先进船舶定线制接轨,实施川江航路改革。2004年1月1日起三峡库区船舶实行“各自靠右航行”新航法,结束川江千百年看水走船历史。长江海事、航道、通讯部门对库区综合运用卫星定位、电子海图、无线通讯、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多种数字技术,明显提高船舶库区航行保障水平。

    交通部颁布实施的库区船舶标准化政策作用开始显现,三峡库区淘汰一批吨位小、安全性能差、污染严重的木质船、水泥质船和挂桨机船等非标准船舶以及超龄、老龄船舶,促进长江三峡运力结构调整,提高长江航运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自2003年三峡蓄水后,500吨级以下船舶的艘次比例下降了12.38个百分点,1000吨级以上船舶所占比例达到43.4%,过闸船舶每艘次载货量和滚装船每艘次载车量分别增长12%和10%,船舶大型化进程继续加快。

    三峡库区航运大大提速,水上交通事故明显下降,船舶在单位周期内的航运次数明显增加,航运成本降低两成,单位船舶的航行时速平均提升7公里,推动了长江航运经济较快发展。

    记者从长江海事部门获悉,三峡库区目前已成为长江最安全的水域。2005年库区航运事故、碰撞事故分别比蓄水前的2002年下降40%和65%。(完)

 
 
 相关链接
· 三峡蓄水156米在即 库区千余座航标进行全面搬迁
· 三峡地区最大的植物标本资料库在宜昌建成
· 三峡围堰最后一块爆破拆除 实现整体拆除计划
· 三峡右岸电站首台转轮如期交付
· 三峡工程右岸电站首台70万千瓦机组转轮如期交付
· 三峡工程三期围堰爆破未对生态环境造成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