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远望三号测控嫦娥一号:大洋远望嫦娥一号飞天路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0月2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远望三号10月24日电(记者王玉山)当长征火箭托举着嫦娥一号卫星从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直冲苍穹时,那片古老而静谧的大地上的震动,仅用了20余分钟,便“传递”到万里之外的南太平洋上。

    这是一片陌生的海域。已提前抵达这里的远望三号航天远洋测量船正悄然划破洋面,静候着嫦娥一号卫星的飞临。

    皓月当空,一抹清辉洒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波光粼粼。深蓝的海水轻轻拍打着船体,“哗哗”的响声在夜空中异常清晰。

    “嘀嗒,嘀嗒……”时钟指针的每一次跳动,仿佛都在一把把扯着空气、揪着人心。

    甲板上,2个直径10余米的乳白色“雷达锅”稳固矗立,紧紧“咬”着火箭经过时的方位点;船舱内,各机房数不清的红绿点交相辉映,一排排彩色显示屏幕上不断变更着各种信息画面及数据,上百名科技人员紧盯着屏幕,不放过丝毫变化。

    “30分钟准备”的口令已经下达,“一级测量部署”的号令随即发出,各机房的屏蔽门缓慢关闭……

    “10分钟准备!”

    “5分钟准备!”

    “1分钟准备!”

    时间在一秒一秒地流逝。

    测控主操作手张志宝,身体贴着监控台,右手稳握操纵杆,左手轻搭天线控制板,双眼紧紧盯着监视屏……

    突然,一个绿点闯入屏幕,杂乱地跳跃着。张志宝扫了一眼显示数据,眉头一松,右手熟练地转动操纵杆,稳稳地把绿点锁定在示波器中心——所有动作一气呵成。

    “长江三号发现目标!”——北京时间24日18时25分50秒。

    “长江三号双捕完成!”——北京时间24日18时26分10秒。

    调度员坚定清晰的报告声,打破了船舱内那逼人的沉寂,划破了太平洋上的沉沉黑夜。

    “火箭三级二次关机,末速修正开始!”——北京时间24日18时28分00秒。

    “火箭末速修正关机,火箭调姿到位!”——北京时间24日18时28分37秒。

    “星箭分离!”——卫星正常入轨!北京时间24日18时29分。

    “哗——”期待许久的热烈掌声,瞬时激活了紧绷的神经,每个人的脸上都绽出快乐的笑容,大家相互示意和祝福。

    旋即,一组又一组令人振奋的信息接连发出,随着电波飞向遥远的祖国,飞向北京飞控中心。

    海潮涌动中,远望三号航天远洋测量船保持航向,乘风破浪,又驶向下一个测控点,开始了新的征程。

    嫦娥一号卫星预计在11月底首次“绘”出月球图像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吴晶)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已发射成功。科学家指出,嫦娥一号卫星预计在11月底首次“绘”出月球某个区域的图像。

    据了解,嫦娥一号卫星将从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地方,拍摄并传输图像数据,经接收和处理后才可与公众见面。

    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吕昌介绍,嫦娥一号卫星描绘月球图像的工作流程大致如下:当月球探测器进入正常的运行阶段后,地面应用系统根据月球探测器轨道和它的运行状态,制定出探测器的立体相机开关机时间,调动立体相机进行拍摄工作。立体相机工作后,把拍摄的图像数据通过发射天线送回地球,在地面上由位于北京密云和云南昆明的地面接收站负责接收。接收站接收相关数据后,将通过光纤传到国家天文台,进入数据处理阶段。

    在地面应用系统总部,数据处理中心将进行数据预处理和数据深加工,并组织更多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进行数据的进一步研究和处理,最终生产出社会公众期待的月球图像。

    据悉,从25日开始,嫦娥一号卫星部分有效载荷(科学探测仪器)将投入工作。

    走近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工作人员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吴晶)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承担研制。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里的60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仅有32岁,学历均在硕士以上,男女比例相当。

    据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吕昌介绍,地面应用系统由五大分系统组成,包括基于云南昆明和北京密云两个地面站建立的数据接收分系统、运行管理分系统、数据预处理分系统、数据管理分系统、科学应用与研究分系统。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跨学科工作能力。

    目前,地面应用系统的工作人员来自天体化学、无线电、通信、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计算机、天文技术与方法、遥感科学等学科领域。他们根据研究方向和应用方向,开展绕月探测、陨石研究以及与月球和空间科学相关的研究。

    在国家天文台主楼一层的运控大厅,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是指挥调度、运行控制与管理以及卫星有效载荷(科学探测仪器)的数据监视、地面应用系统运行状态和设备状态的监视。

    据了解,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卫星的有效载荷数据通过地面站接收下来后,由数据接收分系统进行接收,通过通信电路传到国家天文台地面应用系统总部进行处理,运控大厅负责监视数据处理的整个流程。科学数据经过预处理后,生成三级产品,供科学应用与研究分系统进行分析,实现既定科学目标。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前半年的时间内,地面应用系统运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要进行4小时至12小时的系统演练和试运行。发射成功后,工作人员将按照嫦娥一号卫星的轨道预报安排每天的工作时间。

    远望者——记远望三号船船长张志兵

    新华社远望三号10月25日电(记者王玉山)深夜,太平洋上(编者注:远望三号船与北京的时差为5个小时,北京时间24日18时为当地时间23时)。

    洁白的船指挥所内,5个硕大的液晶显示屏不停地闪烁,话筒内不时传来飞控中心和各指挥所以及测控点的报告声。

    远望三号航天远洋测量船船长张志兵和所有人一样,穿着天蓝色的防静电工作服,屏声静气地紧紧盯着显示屏,注意着每一个数据的细微变化。

    “10分钟准备!”

    船指挥所内的空气骤然紧张,一种无形的压迫感突然从四面八方逼来。尽管减摇鳍已经打开,但在浩瀚的太平洋上,重达万吨的远望三号船却渺小得如同一片落叶——随着海水的涌动,船体不停地轻微晃动。

    “5分钟准备!”

    “1分钟准备!”

    所有人几乎同时机械性地向前挺了挺身子,双手下意识地撑住座椅。

    “10、9、8、7、6、5、4、3、2、1——点火——起飞!”

    指挥所内响起热烈的掌声!

    船长张志兵却没有鼓掌。因为,火箭发射成功仅仅意味着西昌发射场已经完成了任务,而再过21分钟30多秒,他掌舵的这艘号称“海上科学城”的测量船将迎来真正的挑战——成功发现并捕获搭载着嫦娥一号卫星的长征火箭,并对其实施准确测控。

    张志兵,平头,中等身材,体格敦实。

    这是张志兵在远望号船上工作的第22个年头。22年来,他已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随船在三大洋中劈波斩浪;22年来,他参加了“神舟号”系列飞船的所有海上测控任务;22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干部,逐步成长为远望三号船的船长。

    作为一名“远望人”,张志兵为了航天远洋测控事业付出了太多太多。一年当中,他平均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海上漂泊,最长的一次,一年连续出海执行任务5次,累计海上作业200多天。张志兵曾对记者说,自己最怕每次出海前妻子到码头送船,因为就是在这出去和归来中,日子在一天天悄无声息地流逝,岁月在人心上,也划出一道又一道离愁。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作为现场试验指挥组组长,张志兵身体紧贴着监控台,右手握着鼠标,不时地观察着各种信息的跳动。

    这次嫦娥一号卫星海上测控任务的技术难度、复杂程度和工作强度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轨道控制次数多,关键测控事件多,技术状态变化多,一旦错过机会,可能造成整个任务的失败。再加上测控区域的航线比较复杂,处于图瓦卢群岛、托克劳群岛和北库克群岛之间,岛礁多,没有国际推荐航线,没有详细的航海资料。

    ——面对这陌生的一切,尽管已经制订了近千项应急预案,尽管做好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但,大战在即,张志兵难免也有些紧张。

    海水拍打着船舷,“哗哗”的响声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清晰。船体仍在摇晃。

    “长江三号发现目标!”

    “长江三号跟踪正常!”

    调度员短促清晰的报告声,突然打破了沉寂。张志兵的左手下意识地紧紧握成拳头,轻声而有力地说了一声,“好!”

    “火箭三级二次关机,末速修正开始!”

    “火箭末速修正关机,火箭调姿到位!”

    “星箭分离,卫星正常入轨!”

    “哗——”期待许久的掌声瞬间激活了所有人压抑的神经,每个人脸上都绽放出兴奋的笑容,大家用微笑和手势相互示意和祝贺。

    这次,是船长张志兵首先起立鼓掌!

    这时,时钟的指针定格在当地时24点整——时间在这里提前迎来了25日。

    25日,这一天是张志兵42岁的生日。

    今天,他们将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从东半球开赴西半球,执行卫星入轨后三次近地点变轨的关键测控任务。

    嫦娥一号开始奔月之旅 千古传说今夜成真

    新华社西昌10月24日电(记者贾永、白瑞雪、孙彦新)“嫦娥奔月”,这个千古流传的神话,正在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

    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

    海拔1500米的西昌,有着“月亮城”之称。火箭升空的那一刻,西沉的夕阳和火箭喷出的烈焰在天幕上组成了一幅奇妙的图景。

    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03次飞行。

    18时29分,嫦娥一号离开托举她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进入近地点205公里、远地点50930公里的超地球同步轨道,开始了100多万公里的奔月之旅。

    未来两周内,卫星将经过4次变轨、2次-3次中途修正和3次近月制动,最终建立起距月球200公里的环月轨道,对月球开展科学探测。

    在这个与地球最近的星球上,至今还没有中国人的足迹,却有一座以人类飞天第一人——明朝人万户命名的环形山。

    1970年发射东方红一号至今,中国的卫星与地球的距离均在8万公里以内。而嫦娥一号离开地球的距离,整整38万公里。

    这一数字,使嫦娥一号成为中国发射的距地球最远的卫星,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表示,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的深空探测正式启动。

    根据此前公布的规划,中国探月工程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步实施:一期工程实现绕月探测,二期工程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和自动巡视勘察,三期工程实现自动采样返回。

    作为“三步走”计划中的第一步,绕月探测工程于2004年初正式立项。

    “这颗卫星最初叫‘探月一号’,后来改为‘嫦娥一号’这个诗意的名字。”绕月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说,“‘嫦娥’从‘月亮城’升起,这本身不就是件富有诗意的事情吗?”

    神话传说和古典诗词中,“嫦娥”和她所居住的“月宫”,常常是代表着思念、爱慕等美好情感的意象。在嫦娥一号的升空地西昌,人们把美丽勤劳的彝家女子比作“月亮的女儿”。

    梦想成真,中国航天人用了3年时间,就托举着完全自主创新的嫦娥一号进入太空。

    据介绍,组成绕月工程的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五大系统中,数十项关键技术和设备在国际或国内属首次应用。

    在预计为一年的工作中,前往月球“探亲”的嫦娥一号要完成四大任务:获取月球全表面三维图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探测月壤特性,探测4万公里至40万公里间地月空间环境。

    绕月探测工程负责人说,中国本着和平开发利用空间的原则开展月球探测和深空探测活动,愿意与世界各国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嫦娥’的故乡在中国,但‘嫦娥’属于全世界。”这位负责人说。

 
 
 相关链接
· 我国建成50米和40米射电望远镜用于服务深空探测
· 嫦娥一号卫星气象预报:西昌天气有利于卫星发射
· 嫦娥一号卫星飞行任务为何选择目前的发射方案
· 绕月探测工程首次飞行共在卫星安装8种有效载荷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