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出台三月追踪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1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记者 谢登科 周英峰 韩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出台至今,已有三个多月了。计划落实情况怎样?取得了哪些效果?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新华社记者对有关政策实施进展情况进行了采访追踪。

    中央投资拨付迅速 使用流向谨防偏差

    总额约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的进展情况,在一揽子促进经济增长计划中最引人注目,各界也高度关注。

    2月13日,记者分别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得到的最新消息均证实,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第一批1000亿元中央新增投资计划和投资预算在2008年12月18日前全部下达,目前已在各地具体实施。第二批1300亿元的中央投资,从项目到资金春节前也已完全到位。

    “第一批中央新增的2700万元投资到达铜陵后,所支持的四个项目已经开工。”安徽省铜陵市财政局局长姚新生说。据了解,中央财政前后两批向这个市下拨投资共计10273万元,目前已全部到位。在每平方米中央补助300元的基础上,市政府筹资购买400套廉租住房,准备在年内免费提供给城镇低收入群体使用。

    围绕去年新增中央投资,河南省下达了588个项目,并千方百计配套资金确保项目实施。河南省预计,2月底前将完成国家下达投资计划的70%以上。

    在广东,政府投资的带动效益更为明显。第一批中央新增投资与地方资金的匹配比例为1比3.1。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李妙娟介绍,今年广东重点项目年度投资预计达3030亿元,将大面积带动全社会投资1.3万亿元。

    按计划,新增的200亿元中央水利投资要在今年3月完成。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周学文透露,目前新增水利建设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开工率超过九成。

    “第一批新增中央投资从计划到具体实施,仅用了一个多月。今年新增中央财政支出及由此带动的近万亿元投资,有望在2月末进入实施阶段。”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指出。从中央到地方,从民生工程到基础设施建设,从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到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央下达的投资正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

    国务院要求,绝大部分的今年新增中央投资,必须于3月份前投入到项目建设中。为了确保每一分钱中央投资都得到妥善使用,中央向各省区市派出检查组,与各地一起把关投资项目,监督资金流向。中纪委、监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汇总的情况显示,目前没有发现中央投资在使用方向上出现违规行为。

    “但在监督检查中也发现一些其他问题,如多数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筹措地方配套资金存在困难,受工程建设程序、征地拆迁、气候等条件制约,不少项目尚未开工,一些项目在申报、招投标及资金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问题,有待下一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加强监管工作予以解决。”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

    “眼下,各地上项目的热情高涨。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高度警惕投资流向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行业项目,以及楼堂馆所项目,严防出现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铜仁地委书记廖国勋提醒说,“否则,我们的投资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财税政策作用直接 信贷激增有待观察

    减税和增支并举,是各国刺激经济增长最常用的调控手段。

    在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的同时,中央政府还适时推出大规模的结构性减税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出台中小企业、房地产交易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等。

    “减税计划一年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虽然会加大财政赤字,加剧收支平衡紧张状况,但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却最为直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认为。

    尽管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节尚未全面公布,但值得关注的是,受多重利好因素的影响,一些相关产业已经开始出现积极变化。“这充分显示,政府出台的一揽子促进经济增长的计划是有效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说。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汽车产业和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按5%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使消费者信心明显增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1月份国产乘用车销售环比增长4.44%,其中1.6升以下品种产销明显好于其他品种。同时,国内汽车企业库存得到释放,1月库存创13个月以来新低,其中乘用车库存较上月减少8万余辆。

    2月7日。深圳观澜镇求雨岭。穿越14个省份、连接香港的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正式开工,这是当前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又一重点项目。

    受需求增加的影响,钢材、有色金属和化工类等产品价格开始显现回升。国内钢铁资讯机构提供的市场报告称,去年12月份以来,国内钢价已连续第9周上涨,春节后第一周涨幅较节前还有所加大。

    在使用应急之策刺激经济的同时,政府还着眼长远发展,力求依靠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创造新的社会需求。今年1月,“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重大专项”正式实施,显示中国科技重大专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与此同时,通过大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据透露,仅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带动的社会投入就高达8500多亿元。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出较大的流动性,使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大幅增加。去年12月,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超过7700亿元,此后呈现一路攀升之势。今年1月份的前20天新增贷款超过9000亿元,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6万亿元,刷新了此前的历史纪录。

    “这些新增贷款被大量投放到了铁路、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中去,中小企业的融资金额并不大,融资难依然存在。”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在对信贷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后指出,“另一方面,票据融资的占比明显增加,但其中有一部分属于企业短期借贷,并没有用在投资上,也没有进入实体经济中去。”

    “这就表明,信贷快速增长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郭田勇说。

    “三驾马车”表现不一 复苏苗头尚需巩固

    人们注意到,在“一揽子计划”的综合刺激下,中国经济增长从去年12月下旬开始呈现出一些积极变化的苗头。

    工业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虽然用电量等指标继续下降,但在去年12月份国家统计局统计的39个工业行业中,有16个行业的增加值增速比11月份有所加快,当月工业生产增速比11月加快0.3个百分点。

    来自海关总署的统计,近期我国产品主要出口国的企业库存明显减少,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涉及的商品整体出口已有所增长。其中,服装、鞋类、箱包出口1月份同比分别增长5.7%、10.6%和8.3%。

    “虽然这些变化能不能持续还需要认真观察,但至少是寒冬中的丝丝暖意。”国家统计局负责人认为。

    拉动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在各自的表现上呈现错综复杂、冷暖不一的态势,说明经济复苏的苗头尚需进一步巩固。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态势的同时,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反弹仍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1月份,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创多年来新低,显示企业投资意愿不足,民间投资尚未真正启动。

    承接去年12月的增长势头,春节黄金周七天,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0亿元,同比增长13.8%,可谓点燃了牛年消费的第一把火。但是,当前消费市场仍在调整,如何进一步营造消费环境、培育消费能力、刺激消费欲望,仍是消费增长面临的巨大挑战。

    不容乐观的是,外贸形势依然严峻。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出口值、进口值三项指标整体萎缩,均连续三个月负增长。其中,出口下降17.5%,跌幅加深14.7个百分点。“虽然剔除春节假期因素后,1月份的外贸出口与上个月比、与去年同期比都是增长的,但这属于技术性操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部长张小济指出。

    加工贸易出口占我国出口的半壁江山。值得警惕的是,近期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加剧,使用外资金额和新订单均出现大幅下降,预示下一阶段加工贸易出口增速会进一步放缓。

    1月2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次调低了对今年经济前景的预测:全球经济增长率将降至0.5%。“金融危机正从广度和深度上将世界经济带至‘未知水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

    “对中国来说,只有对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估计得更充分一点,把中国经济遇到的问题想得更难一点,措施的应对才会更加从容、更加自信。”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认为。

中央扩内需促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工作情况综述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 2008年以来,中央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计署迅速行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积极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各地区各部门也从实际出发,加强了有关工作。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监督检查工作有序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有力地推动了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的顺利实施。详细>>>

发展改革委:新增1000亿中央投资计划已全部下达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记者 江国成)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8日介绍,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总体要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已将今年第4季度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计划全部下达,财政部门已迅速拨付有关资金。详细>>>

新华时评:扩内需保增长要向农村倾斜改善民生

    新华社武汉12月28日电(新华社记者 张先国)一位地方领导近日谈到扩大内需时说,在保增长中改善民生,各项措施特别要向农村倾斜,把农民增收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这个观点值得各地高度重视。详细>>>

 
 
 相关链接
· 人民日报评论员:春风送暖牛气来 时不我待促发展
· 河北省:争分夺秒抓工作 集中精力保增长促发展
· 天津大企业应对挑战促发展纪实:进避退 转危为机
· 黑龙江省出台政策帮助企业实现保增长促发展目标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